笔趣阁

69书吧>舌尖上的大唐完整版 > 第27章 审批试卷初露头角(第3页)

第27章 审批试卷初露头角(第3页)

“对,你看他写的这个天下局势,竟然这般清晰,不仅有进可攻,退可守的法子,还有不伤一兵一卒就能同化的法子,真当是篇极好的文章,就是白话多了点。”

很快,这份试卷就送到了孔颖达案前。

孔颖达看到试卷的一刹那,竟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因为李长青的字实在是好,颇有一种自成一体的趋势。着名李长青,用的是狂草,直接把豪气拉满。。

再看看这考生的明经这一块儿。

默写不用说,字字正确,自己见解这一块儿也是别具一格。

不仅有自己的见解,还有其他人的见解的理解,反正只要是李长青认为对的都写了上去。。

就跟政治考试一样,只要是觉得对的就全写上去。。

孔颖达突然有一种头皮麻的感觉,因为这样写实在是太乱了,很容易让人误会考生的意思,如果不细心就很难找出考生自己的见解。

题目问的就是自己的见解,不管你写多少,只要自己见解到位也是得分的。。

可李长青的灵魂来自现代,别说对文言文有自己的见解了,能够理解就已经很不错了。

孔颖达又有些纠结了,因为李长青的字实在是过于好看,这么赏心悦目的试卷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可问题是这份试卷明经这一块是不可能拿到高分的。。

孔颖达决定先放下其他想法,看这考生的策论。

当孔颖达看完这份试卷的策论之后,不由得沉默了。

因为李长青的策论白话居多,有点儿不合规矩。

但在孔颖达往下看的时候,他的眉头紧皱,甚至后背上还有些冷汗。

李长青提到突阙不可能跟大唐讲和,讲和的唯一条件就是把突阙打怕,打到他们终生不敢窥窃大唐。同时还提到大唐内部种种问题,什么制度啊,官员啊,甚至还有一下李世民刚刚颁布的政令。。

这个家伙胆子可真大。。

这样的试卷是怎么送到孔颖达的案前的??

孔颖达再一次放下其他想法,继续看了下去。

文章提到了三冗,冗兵,冗官,冗费。

虽然是现在的大唐还没有李长青所说的那样,但是李长青之所以提出来,那是已经现了这个苗头。

对此孔颖达是认可的,毕竟解决了这三冗,那大唐的朝廷将史无前例的政治清明。

紧接着就是关于百姓的一些问题,李长青主张减除农民的徭役,并且减免农民的赋税。。

水能行舟亦能覆舟,孔颖达看到这个观点不由得在心里赞叹了三声好。

孔颖达看完这份试卷竟然花费了看其他试卷三倍的试卷,最后用朱砂赤笔涂涂改改后送到李世民的御前。

李世民接过这份试卷,瞥见着名是李长青。

这是小李掌柜的试卷?没想到小李掌柜字写的不错,李世明竟想带着欣赏的态度与批阅这份试卷。

李世民原本查阅了近百份试卷,已经有些乏累了,但此时看到李长青的试卷后又来了精神。

他是真的想看看这个李长青到底是真才实学还是假把式。

明经这一块儿李世民觉得可以一笔带过,毕竟明经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了,他直接看李长青的策论。

李世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策论白话居多暂且不说,这小李掌柜是真的啥都敢说,就连自己新颁布的政令他都敢说,颇有魏征之勇。

随后看到李长青提到的大唐外部、内部的问题时也不住的点头,这小李掌柜的话语就跟刀子似得精准地刺穿了大唐官场上虚伪的遮羞布。

而且对外部问题的分析竟然和自己想的如出一辙。

看到李长青提出的三冗的时候,李世民心中已经叫好不断了。

看来这个小李掌柜是真才实学,还好自己早些给了他推荐名,不然这样的人才就要流入到世家里去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中有些小庆幸。

李世民看完正片策论后,脸上的喜悦已经藏不住了。

虽然白话居多,不合规矩,但是条条在里,都有实施的可能性,李世民甚至在想直接让李长青主政一方会怎样。

但是明经这一块儿李长青没有拿到高分,再加上策论这么多的白话,李长青就算中榜也不会有很高的名次了。

李世民是大公无私的,不会因为看好谁就给谁好的名次。

李长青中榜是可行的,只是名次恐怕有些难看了。

不过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长青都不在意这些,至少李长青在李世民心中已经留下了印象。

李世民把所有的试卷审阅完后太阳已经落山了,于是安排了吃食赏赐给了一同审阅试卷的人员。

随后李世明再一次看了看李长青写的策论,决定将这策论中提到的一些观念实行到自己的政令中去,他想看看李长青的观念的实用性如何,如果可以的话,李世明甚至都想直接暴露身份亲自把这个小李掌柜挖过来。

随后李世明再一次赞扬了李长青的字。

i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