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都是饱读诗书,满腹才华的读书人,他们也不是不能骂、骂不赢。主要是碍于朱元璋的‘淫威’,他们不敢放肆,也不好骂回去,顶多气急了讥讽两句。
结果那些御史台的就仗着自己‘才华更好’,就差用眼神辱骂他们:就这?
不痛不痒,反而让自己更气了。
后来啊,也不知是谁(总之是朱家那几个王爷)开始了敲御史闷棍的事儿,慢慢地,这事儿啊就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发展成应天府一暗中风气了。
没给这些御史套过麻袋,敲过闷棍的,可能在朝为官的都找不出几人。有的文官啊,看起来文质彬彬,当麻袋一套,那也是要亲自上脚踹上几下出口恶气。
等从暗巷里出来,抖一抖衣袖,就又是斯文一派的读书人。
如今朝堂上,看见一两个或鼻青脸肿,或走路一瘸一拐的御史,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是——
这届御史不仅没有在疼痛中吸取教训,学会做人,反而让他们气焰越发嚣张,不在疼痛中跌倒,只在疼痛中疯狂。
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文武百官:“”
朱元璋:“”
朱元璋能默许大家暗中套麻袋,说实话,也是偶尔这些御史脑子真的太轴了。除非真找死的,他也不想杀。
毕竟他们骂文武百官的样子,他老朱也挺爱看的。
但没想到啊
越揍他们,他们越来劲儿!
看着鼻青脸肿、头缠纱带、吊着膀子或拄着拐杖的御史,指着要参的对象,口水飞溅,口若悬河,战斗力飙升了不止一个度。
朱元璋也是服了。
当初他和刘基眼光怎么就这么毒,挑上这么一批人来当御史。
当然。
只要不管到他老朱的头上,随便他们怎么骂。
就这样一届战斗力‘猛士’级别的御史,平时拄拐都不要人扶,一定要雄赳赳气昂昂走出去的御史。
这会儿却是气得浑身哆嗦,要御史台同僚搀扶着才能完完整整走出金銮殿的御史,就说说,对面文官一旦放开,战斗力有多厉害了吧。
要不是朱元璋在,两方人马早就拿着笏板干起来了。
君子动口不动手?
没有的事,君子气狠了也是要干架的。
大家都是经过元末战乱的,就是没几个功夫在身,那也是能拿着手上东西就跟你过两招的‘猛’男,谁怕谁了。
再往上数,以前讲究君子六艺,儒士也配刀的。虽然他们现在是手无缚鸡之力了点,但先辈们的‘武德’风骨他们也继承了一二。
这次,只能算打个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