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嬴政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看了看周青臣,接着说道:“周青臣此举有功,朕擢升你为上卿。”
“微臣周青臣,叩谢陛下天恩!”
周青臣行大礼,虽然一下升了官,可心中却满是苦涩,这一下,想逃离咸阳,那就更难办了啊!
“日后,你好生教导太子。”
嬴政大有深意地提点了一句。
周青臣立刻点头道:“微臣定然不敢辜负陛下所托。”
“行了,今日就到此,退了。”
嬴政大袖一挥,既然已经决定郡国并行,那他自然要和李斯、王绾、蒙恬这些重臣们好好地商议一番具体事宜才行。
“臣等告退!”
群臣又是山呼。
扶苏心情大好,刚走出这大殿殿门,便对周青臣道:“先生高义,请到我府邸上一叙。”
“公子相邀,本不该拒绝,只是我先前来的时候,还在为一件事情所困扰,可否改日呢?”
周青臣下意识地要拒绝,再去扶苏府邸上喝喝酒,那自己跑路之日,将遥遥无期。
“不知先生为何事烦忧?”
扶苏立刻来了精神,在他眼中看来,周青臣那郡国并行之策,可是相当的优秀,既可以稳定大秦,又能向着天下人表明秦帝国推行仁政的决心。
周青臣欲言又止,总不能说,秦国要完蛋了,自己这是准备跑路呢……
“先生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扶苏温和地说道:“而今扶苏已经是先生的弟子,自然会为先生排忧解难。”
“公子,我所忧虑者,无外乎今天下虽定,言论却难以统一,诸子百家言谈各成一家,帝国虽然在疆土上已经完成了统一,但并未在思想上完成统一,这将是帝国最大的隐患。”
周青臣只能胡扯,但他说的也确实是帝国目前最大的隐患,还是那种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复杂问题。
扶苏一听,面上先是浮现一抹惊讶,随后才感叹道:“先生当真是为国为民,正好最近我听到一批儒生,对于父皇的朝政大加抨击,我已经命人将其中几位儒生请到了我府邸上,先生不如也和我一起去见见这几位儒生。”
听到这个,周青臣立刻就想起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焚书令!
就是因为这些儒生经常引用儒家经典,抨击国政,从而惹怒了始皇帝嬴政,这才有了后来的焚书令。
而且,焚书令中比较有意思的一条,说的就是以古非今的要灭族,禁止私学,想要学习法令的人,要以吏为师。
简而言之,秦帝国想要通过这种办法,把天下读书人死死地控制在手中,从而完全控制舆论。
其结果嘛,用四个字形容很合适——一塌糊涂!
“这……”
周青臣脸上有些迟疑之色,自己这就随口装个逼,怎么好撞到了枪口上呢?
“先生方才能提出郡国并行制度,足可见你在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