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管事和工匠们表情各异:
有些人在想:原来这就是“小广告”
;
也有人在想:这……不大像是横渠弟子的所作所为啊!
明远对大家的表情一点儿也不在意,随口说:“帮助这些店铺广为宣传,店铺的生意蒸蒸日上,便可以雇佣更多的人手,也能向国家缴纳更多的税金;国库殷实了,边塞将士们便可多得些补给马匹,也能够多筑寨堡,挡住党项人的滋扰……”
众人:!
他们都没有想到,小小的一张“广告”
,竟能有这样的影响。
管事与工匠们眼神顿时又都恭敬起来,心想:不愧是横渠弟子——大格局!
“另外官府最近有些新政,需要向百姓们解释清楚才好推行的。这种宣传单是比较好的解说方式。”
这也是明远从昨夜开始思索良久,想出的办法。
“青苗法”
要顺利推行下去,同时百姓的利益也不被损坏,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在民众之中广泛宣传,让他们清楚“青苗贷”
究竟是什么东西。趋利避害是百姓的本能,但要在彻底了解的前提下。
横渠镇两位舅舅那里,自然没有问题。舒家两位一定能把准确的信息带到地方上。
但是其它地方怎么办?
按照薛绍彭所说,如今党争激烈,地方上好多官员也在观望,有些支持“青苗法”
,有些不太热衷。他们未必乐意将这些内容细细地解释给百姓知道。
但如果能让民间自发主动地去了解“青苗贷”
呢?
明远因此越发地确定:刻印坊在他手中,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工具。
但前提是他要让这座刻印坊变得更灵活,更有效率。
因此他向工匠们解释:“‘活字’就是把雕版上那么多字拆开,做成一个个单字的字模。需要用的时候再按顺序排好,涂墨印刷。等到用完,这些字模可以拆下来,下次排版的时候再用。”
一言如石破天惊。
工匠们的表情都像是他们在睡梦中被惊雷惊醒。
然而惊醒之后又是迷茫。
明远说得好简单,但是有经验的工匠们仔细一想,全是问题。
活字用什么材料来做,做完后排在一起,如何能保证平整对齐,用完后再如何拆下来……
一时间工匠们全都在愁眉苦脸,白管事也叹着气说:“小郎……东家这说得也太难了吧?不如还是让他们每天多干点儿,干久一点儿。”
打工人嘛,加加班算了。
明远却不甚在意,笑着说:“也没有必要马上就做出‘活字’来。”
他随手那过一本印好的书册,翻开某一页,指着插页中一幅“牡丹富贵”
的花样,说:“你们可以想想,这样一幅复杂的纹样,不用反复雕刻,而是让它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