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讲的什么 > 第87节(第2页)

第87节(第2页)

赵顼捧着黄铜圆筒看了又看,才将其从眼前移开。

“从这里看集英殿那边的班直护卫,不仅能看得清是谁,连他们头鍪上的缕缕红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赵顼透过这“千里镜”

看见了护卫身上的甲胄,突然记起自己刚刚登位的时候,也曾像这样穿了一身,然后跑去见太皇太后曹氏,被曹太皇好一阵教训。

“果然是好物!”

他将手中的黄铜圆筒轻轻掂了掂,爱不释手地看了又看,才恋恋不舍地交给了身边的小黄门,而后冲站在身边的曾孝宽笑了笑,问:“曾卿适才提到,这‘千里镜’最先是由军器监丞提出的?”

“是军器监丞种建中的师弟,此子尚未及冠,与种监丞同是陕西张载门下弟子。”

“竟然是他?”

坐在赵顼身边的宰相王安石第一时间想到了明远。

“哦?”

赵顼对此饶有兴致,“相公也知道此人?”

王安石见官家问起,只能将他所知的关于明远的各种“传说”

都告诉了赵顼,包括但不限于宣扬青苗、为马穿“鞋”

、刊印师长的文章学说,顺便提了一嘴明远当日在长安当面一句话“怼”

住司马光的“盛况”

——王安石固然是君子,但看见老对手在晚辈那里吃瘪,心里多少也是得意的。

赵顼闻言便道:“昔日唐太宗曾有言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为何此人少年博学,却不见为朕所用。朕是否错失了哪些贤能之才?”

王安石听见这位官家的感慨,一时竟不知如何接茬。

他可不敢提明远的家中长辈曾经在国子监中为明远安排了一个学籍,然后又被其他官宦人家子弟挤掉了的事。

第81章百万贯

御苑内,官家赵顼破天荒地问起了明远。

类似的事还从未发生过——毕竟明远非但没有及冠,而且是个白身,是个没有任何功名,祖上也没法儿给他带来恩荫的普通人。

王安石早先命王雱查过明远,查到他到汴京来原本是要在国子监中读书的,谁知到了汴京之后,学籍却被人挤掉了。

所以赵顼这“明代暂遗贤”

的感慨其实也没错。

但这话他可不能对赵顼直说,打算开口说着明远年纪尚轻,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待他年长几岁,考取功名再看此人不迟。

谁知身边一个苍老的声音开口:“依老臣之所见,此明姓小儿不过是借此等雕虫小技,以求闻达天听,媚上而已,不值一提。”

王安石顿时眉头皱起,向身边看去。

说话的人是枢密使文彦博。文彦博一向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这枢密使的任命与其说是官家对三朝老臣的礼遇,倒不如说是赵顼制衡新党之举。

文彦博只管滔滔地说下去:“此儿在京中,行事颇为纨绔。日前臣听闻他喜爱两名女伶的歌喉,便特地买下了一间瓦子,专捧两人,美其名曰‘新式杂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