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砚池拨开她的箫管,“山神是我朋友,朋友身体不适,我当然要多来瞧瞧。”
观点点头,问他:“那小米呢?他都好了么?”
杨砚池一愣:“……好了吧?”
观又露出了令杨砚池浑身不舒服的笑。
“只是朋友啊。”
他又重复了一遍,“你别乱说话。”
观摇摇头,手中箫管摇来摆去:“朋友噢……”
“快回去吧你。”
杨砚池忍不住催促,“你不是要巡游凤凰岭所有井水与河渊么?山神正休息,你别吹这种惨兮兮的曲儿去烦她。”
“不用巡游,只要有人踏入我的水脉,我便立刻能……”
观正笑着,神情忽然一变,“河里有外物。”
杨砚池吃了一惊:“是什么?”
但观已经跃进湖中,消失了踪影。
从留仙台到西南角的河,观只花了瞬息功夫。
她从河水中站立起来的时候,发现笼罩着凤凰岭的雾气,不知何时已经裂开了一条缝隙。
水雾滚动着填补缝隙,而蜿蜒的河道中,有一个人正低头跋涉。
观紧紧攥着自己的衣袖。被糕糜先生污染的那一处仍然是黑乎乎的,令她十分憎厌。而此时眼前的这个人,显然是与糕糜先生一伙的。
那是个十分稚嫩的少年郎,手里攥着一团黑魆魆的火。
火虽然是黑的,但又被一层浅蓝色火焰裹着,少年郎把这团火攥在手里,丝毫没有被温度影响。
但他很快就无法迈步了。脚下的水流渐渐湍急,他摇摇摆摆,几乎站不稳当。
“你是什么人?”
观立在河中心的岩石上厉声喝问。
她是胆子极小,又容易害羞的井渊之精,从未试过这样喝问他人。这句话说完,她实际上已经紧张得发抖。
少年郎抬起头,清俊漂亮的一张脸,脸上挂着笑容。
“姐姐,我是慈童。”
他笑道,“我还是头一次见姐姐这样美的人。姐姐,你叫什么?”
观闭口不语。
她一直盯着慈童的手。那团火越来越盛了,火中隐约传来令人作呕的臭气。
作者有话要说:
木芙蓉是一种会变色的花,很好看,早晨上午是白色或者浅红色,下午傍晚则是深红色。有的木芙蓉还会有花纹或者一花双色,开得多的时候非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