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古代全家的叫法 > 第6章 县城采买(第2页)

第6章 县城采买(第2页)

掌柜心中暗喜,又程序化地问道,“那不知要价几何啊?”

林承德虽然前世只是开了个小市,那也是身经百战,绝不怯场的,将跟女儿事先商量好的价格说出了口:“三个簪子一百两。”

当然这是留出了还价的余地,现如今一根普通的金簪十两银,好的不过二十两银,掌柜的倒抽一口冷气,真敢叫价啊,他略微思忖片刻,伸出三根手指。

林承德暗骂一声奸商,当然你来我往这一套他不要太熟悉,最后六十两成交,这也是父女俩的心理价位,正好这掌柜要讨好主家,双方各自圆满。

正好不远处就是小二推荐的银楼,父女俩带着剩下的三个簪走了过去,没想到运气爆棚,本来掌柜的是没有太大兴趣的,毕竟这年头花钱买饰的不多了,他这店也快开不下去了,哪曾想今天县令家的小妾过来逛店,一眼看上了这三个簪,林承德也没狮子大开口,要价八十两,那小妾根本不还价,让身边的丫鬟直接给了银票,欢欢喜喜地带着宝贝走了。

掌柜的表示很羡慕,林子汐想着毕竟借了别人地方挣了钱,就挑选了两支银簪子和两副银耳钉,花了五两,掌柜开心地将刚才的八十两银票给换好,还问林承德有没有货了,林子汐在一旁示意还有三支,掌柜立马拍板全要了,以六十两成交,约好两天后送来。

手握巨款的父女俩,带着刚才跟掌柜打探的消息,从南市开始扫货,肉和菜不拘啥都买点,为以后从市拿货打掩护,不过新鲜蔬菜已经不可能有了,市场上仅有的四只鸡都买来了。

陶罐子大中小规格买了很多,小瓷瓶也买了些,空间必备伪装神器。水囊买了十几个,油布买了几匹,一匹只两丈,油布制作工艺复杂,价格偏贵,每匹要一两银。林子汐又买了两把大的油布伞,眼见着骡车装不下了,伞只能绑在车厢顶上,父女俩决定去买骡车。

此番二叔出马,十一两拿下,本来二叔说车厢不用买,他可以做,但是今日还要拉货,林子汐大手一挥买现成的,姐有钱,随便造,哼着小毛驴之歌坐着新骡车继续扫街去。

父女俩买得停不下来,这头薛郎中已经背着药箱拎着空陶罐晃晃悠悠来到林家,林李氏开门看到薛郎中,便道:“承德一早没告诉您,小汐今天去县城了吗?”

薛郎中略微有点尴尬,他不能说是因为每天送的吃食过来做感恩大回馈活动吧。他急中生智说道:“说了说了,我这趟来是做义诊的,毕竟这些年受林家村人照拂,唯有一身医术可以回馈乡邻。”

没想到林家的跑腿业务给全村人民争取到了免费体检的福利。

林李氏听罢很开心啊,忙接过空陶罐,把薛郎中迎进屋,二婶和她娘也在这边串门子,互相介绍了一番,并叫来了江秀才,毕竟家里没有男人不太方便。薛郎中义诊开始了,林李氏又泡了一大碗粗茶水,薛郎中眼角一抖,这一家子一个风格,实诚。

江秀才夫妻、林李氏和程氏都没啥大问题,只江余氏气血有些亏损,当年生女儿时伤了身子,开了点温补的汤药。

给二婶子把脉时,薛郎中“咦”

了一声,把三个老人家吓了一跳,最后薛郎中摸着山羊胡,笑眯眯地说道:“恭喜啊,承明家的这是喜脉,月份尚浅,只月余,注意养着吧。”

三个老人家虽然高兴但是难免担忧,这可不是好时机啊。两个小子倒是开心地转圈圈,要有妹妹喽!程氏拉住江氏的手,轻声说道:“弟妹别担心,孩子既然来了,就是跟我们有缘,且顺其自然,你只要安心养着就好,嫂子保证把你一日三餐安排得妥妥的。”

说罢回头对着林李氏说:“娘,弟妹有孕是喜事,晚上等他们回来,咱们自己家得庆贺一下。”

林李氏笑着应道:“你受累多烧点菜,薛郎中也要赏光,今日若不是你来义诊,我们还不知道了。”

薛郎中假意推辞了一番,答应了晚上再过来,喝完茶便起身到别家义诊去了。

二婶一家要告辞回去做午饭,硬是被程氏给留了下来,说是家里菜多,二婶要补身子,加上林子和坚持要吃大伯娘做的饭,一家就又留下了。老姐妹两个继续唠嗑,程氏和江氏去灶房忙活了。

江秀才有点闲,看着两个疯玩的小子,把他们招到跟前,“从今个开始,你们要跟着外公读书了。”

安安已经到了开蒙的年纪,子和已经在村学读过一年多的书了。说着就把两小只领到隔壁去了,世界终于安静了。

眼瞅着到了晌午,林承德一行刚扫完了药铺和粮铺,都有些饿了,本想找个酒楼坐下来好好吃一顿,但是两车子货二叔不放心,于是三人就着竹筒水,啃了几个肉包子随便将就了下午饭。

二叔表示一点都不将就,这么好吃的大肉包子还嫌弃,你咋不上天了。吃完饭接着又去了铁匠铺,定了两个小号铁锅,要价四百文,又买了一些镰刀、菜刀、斧头之类的,没有武器这些也能凑数,一共四两,铁锅约好过两日来取。不怪民间流传“泥瓦匠干一天,不抵铁匠铺冒股烟。”

林子汐看着骡车快塞满了,自己还要占个位置,四只鸡还在随地大小便,决定先回去,反正过两日还得来,两辆骡车一前一后便抓紧返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