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量子观
根据量子科学研究成果,科学家们现,整个世界,不管是物质还是生命,其最小的能量交换的单位是量子化的。也就是说,量子是能量交换的最小单位。而整个世界就是能量的世界,世界的运动即是能量的运动,而能量运动的基础就是能量交换。没有能量交换,就没有能量运动。是能量交换在推动着能量运动,是能量运动在推动着所有一切的运动。不管宏观上世界看上去如何丰富多彩,差异巨大,但在微观层面,在最基础的能量交换层面,是一个个的量子在进行着能量交换和能量运动。这时重点来了。可以说,没有量子,就什么都没有,什么事也不会生。所以,一切的秘密都在量子这里。而这个量子,却实在太神秘,神秘到科学家现了量子的秘密后不敢相信量子的秘密。为什么不敢相信呢?因为这会对人们的世界观造成巨大的颠覆。科学家们现,关于量子,有四个秘密最为神秘而不可思议:
1)量子的波粒二象性。
科学家们经过无数次反复地实验,最终现,量子既不能简单地定义为粒子,也不能简单地定义为波。而是同时具有粒子和波的特性。而什么状况下显现粒子特性,什么状况下显现波的特性,则与实验方式有关。可以说,量子实验的过程,就是不断以新视角越旧视角的过程。人们最开始现,量子是一种粒子。这是一种视角。后来,人们在另一些实验中又现,量子具有波的特性。这又是一种视角。为了彻底搞清楚到底哪种情况是真相,人们反复不断地实验,最后现,无论如何也不能简单地定义量子只具有粒子特性或者只具有波的特性,而是同时具有粒子和波的特性。这就是一种新的视角。科学家们其实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论,可是又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论,因为新的视角一旦打开,此视角所打开的视界-世界,就再也不会关上。粒子,代表了【实】,波,则代表了【虚】。同时具有粒子和波的特性,则意味着,量子既不是【实】,也不是【虚】,而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是越虚实的第三态。
注意,量子观,即是将所有的一切都观为越虚实的“量子海”
,一切都是“量子海”
的变化,实的现象也是它的变化,虚的现象也是它的变化。量子和量子海,只有变化,而没有“生死”
。
为何没有生死呢?因为量子是越虚实的第三态,没有真正的实体,也不是真正的虚无。量子已经是最小的能量单位,没有更小了。所以,所有的【生】,其实是【量子海】呈现出的某种现象的【出现】,所有的【死】,其实是【量子海】呈现出的某种现象的【消失】。某种现象的出现和消失,其实都是量子海的变化,是量子海的变化所呈现出来的影像。量子海本身没有所谓的生死。生命也是一种量子海,生命会变化,但没有真正的生死。将这一点观照和体悟清楚,就能明白生死的如幻性。
2)量子突变。
科学家们在研究量子的能量交换和能量运动的时候,现了一个更奇特的现象。即单个量子可以从【此处】消失,而在【彼出】突然出现。而此处之消失与彼处之出现,在物理上找不到任何的关联性。而由于量子的不可标志性,即量子本身无法区别是不是【同一个量子】,就像一滴水在此处滴入水面,而另一处的水面紧接着弹起来一个水珠,无法判定这两个水珠是否是同一个水珠或者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消失】和【出现】,其实是就【粒子态】而言的。对于【波态】的【消失】和【出现】是难以观测的。或者我们可以换个视角,量子的【出现】,其实正是量子从【波态】的隐而不显在某种条件下转变为显而可见的【粒子态】,而量子的【消失】,其实正是量子从显而可见的【粒子态】转变为隐而不显的【波态】。所以本质上而言,所谓的出现和消失,都是以粒子态为参照系的视角。若以量子本身为视角,则只有状态的变化,而没有所谓的出现和消失。
这一现揭示了世界在量子维度下的“真相”
,即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即是各种事物,【有】即是粒子,【无】即是波。波,即是无边无际无形无相的能量场。从无中可以生出有,有构成了万物,但最终万物仍然归于有,有仍然归于无。以更全面的视角来观照和体悟,就会现,【有】只是临时性的现象之有,不是真正永恒不变的【实有】,而且也不存在真正永恒不变的【实有】;【无】是蕴藏了无限生机力量的能量之海,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的【虚无】,也不存在什么都没有的【虚无】。世界和生命以及所有一切现象的真相就是如此奇妙,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而是在有无之间永远循环往复地不断运动变化的量子魔术师所表演的魔术。当我们看不清魔术的真相时,就会被魔术的幻相所欺骗。其中最大的幻相就是生死。以量子海为基础的生命,同样是量子海的运动变化,只有变化,而没有真正的生死。
3)意识影响。
科学家们还现,对于量子呈现出【波】的特性还是【粒子】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实验的方法,而且取决于实验者的【意识】对实验过程是否介入!介入是一种结果,不介入是另一种结果。这让科学家们非常难以接受。因为科学素来皆以【客观性】为根本,不承认任何带有主观因素的结论。可是量子实验却清楚地表面,实验者意识的参与与否,结果会变得不同。而这里的所谓意识参与,仅仅是【观察】。就是说,在实验的某个环节,观察与不观察,整个实验的结果是不同的。这说明,【观察】改变了实验结果。如果观察能够改变实验结果,这是否可以说,【观察】其实也是一种“能量”
呢?注意,量子实验中的【观察】,并不是人类眼睛的直接观察,因为人眼无法看到量子这么小的维度。所以,这里的观察,仅仅是在某个位置设置观测点。然后通过仪器连接到人类可以观测的电子仪器上。就这样也不行。只要你设置这个观测点,结果就会变化,撤掉这个观测点,结果又变回去了。科学家甚至想出了很多绝妙的方法,比如【延时观测】。就是说按照理论计算的时间,预测量子已经通过了某个观测点之后,再进行观测介入,这样总没有问题了吧。可是奇妙的事生了,即使延时观测,量子也像提前预知了实验者会延时介入一样,照样输出有观测介入的实验结果。这让科学家们彻底折服了。【时间】这个东西也许对人类是有意义的,对于量子来说,【时间】也许根本不存在。于是,通过这样的实验,科学家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果,即观测会影响观测结果,不同的观测方式会得到不同的观测结果。——写到这里不禁莞尔,没想到视角学的基本原理在量子力学里也能找到坚实的验证呢。
注意,不管在实验的某个环节是否设置观测点,其实整个量子实验的过程不都是人类对量子的观测吗?观测会影响观测结果——难道整个量子实验的观测过程就一定不会影响对量子的观测结果吗?由于观测一定会影响观测结果,已经被量子观测实验所证实,所以整个量子实验的观测也同样一定会影响观测结果——相对于未被观测的状态而言。
换句话说,世界是什么样的,唯一取决于【观测】,观测的方式不同,结果即不同。而世界本身是什么样子的,根本无从定义。因为所有的定义,都来源于【观测】。【观测】是科学语言,换成视角学的语言,就是【视角】。
所以,即使是量子的波粒二象性,依然是人类科学家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观测而得到的观测结果。而量子观测中的现,对于我们思想和哲学上的启则在于,量子科学观测进一步揭示了这样一个秘密——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视角不同,视界即不同。
如果观测会改变观测结果,这意味着藏在观测结果背后的那个“真相”
永远是神秘的。注意这个【神秘】,我们不应将其定义为【不可知】,因为【量子的波粒二象性】即是一种【知】,人类对世界和生命的所有探索成果,都是一种【知】。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这种【知】是永无止境的,这才是真正的【神秘】。【神秘】意味着无限可能。就根本上而言,这宇宙间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任何一个生命可以说,已经完全地现了整个世界的全部【神秘】。即使真有这么一个人,真有这么一个生命,也无法将所有的【神秘】全部展示出来。
但【智慧】可以有另一种【全知】【遍知】。比如,佛陀所开示的缘起性空的智慧。量子观测结果同样是一种缘起法,在量子科技诞生之前,量子观测结果根本就不存在。假设未来人类有了更先进的科技,那时人类也许就会现,新的科技观测结果会越量子观测结果,就像相对论越了牛顿力学,而量子力学又越了相对论一样。但不管科学研究如何展,缘起性空的智慧始终皆是有效的。为什么呢?因为缘起性空不是某一种观测结果,而是一种智慧的视角。
视角学的智慧也是如此。一切皆是视角,一切不离视角,视角决定视界。这同样不是一种观测结果,而是一种智慧的视角。
综合第三点阐述的内容,可以带给我们如下启——
观测决定观测结果,视角不同,所看到的结果即不同。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如果构成整个世界的量子本身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只是能量交换和能量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变化,那么现象的生灭就仅仅是一种浅表性的显现,就能量本身而言,哪里有真实的生死呢?如果观测会影响量子的表现,那是不是意味着,【观测】是一种更精微的能量呢?如果观测没有能量,就不会对量子实验产生影响。可是,即使已经产生了影响,对这种影响也无法明确地进行量化。因为这种影响不是改变了量子运动变化的位置、度等可衡量的物理量,而是直接改变了量子的“存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