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雾轻启,缓慢的凝聚,飘散,天罗城犹如一只沉睡的猛兽,静静匍匐在雪白的大地上。今冬的大雪来得尤其的早,尤其的大。百姓都说瑞雪兆丰年,可今年的大雪并未给天罗城的臣民带来任何的好消息。一纸战报自南方环江关飞奔而来,战报上猩红的绸带好似滚滚血水在寒风中残忍的奔涌在雪白的绢布之上。这是个坏消息,很坏很血腥的消息。
黎明前的街道上,大部分人都还在睡梦中,冬日的寒夜尤其的冷。那来自百风口的寒风像一把把锋利的薄刃,切割着一切温暖,无孔不入,无坚不摧。战事不利的消息也如此坚韧。百姓人心惶惶,近几日的天罗城市集都冷清了许多。
一辆马车离开了宰府。马车漆黑但不失贵气,黑亮的车辕镶嵌着暗金色的纹饰,窗口门口用暖帘封得死死的。无孔不入的寒风可能透不进去了。车前拉车的是四匹龙鳞战马,暗红色的毛在寒风里好似流动的火焰划破暗夜。车中不时的传来轻轻的咳嗽声,不重,但很急促。当今辅宰执吴沧海最近的烦心事很多,数月前在百风口阵前督战受了寒毒侵蚀,伤了肺气。辉都几月来咳嗽不断,甚是恼人。
前月老皇暴毙,是谁也没有准备的天大祸事。新皇尚且年幼,几位王爷皇叔轮番冲击朝堂,意欲把持朝政。几位宰辅个把月里眼见着纷纷愁白了。吴沧海自是当其冲,连日在府邸接待几位皇叔及其说客,直至深夜亦不得安宁。朝堂之上又要平衡文武百官格局,安抚时政权柄,时时不得空闲。这也是几个月都没能养好百风口旧伤的原由。
“怕是不易好了啊。。。”
吴沧海又咳了数声,接受了旧患怕是要被拖成久疾的结局。马车里铺得很厚实,加上暖炉的烘烤,暖意如春。但吴沧海还是觉得很冷,脸上的老年斑愈的深沉,年近六旬的他感觉自己如那风烛残年的老头行将就木一般随时都能倒毙。
“不能放弃啊。。。”
吴沧海捋了捋修剪整齐的胡须,正了正衣冠朝服,做好近日来每日都要做的心理准备。每日的朝会都是一场战争,杀人但见不到鲜血会吃人的战争。
咚!咚!咚!
三声长钟鸣过,百官步入朝堂。
大殿之上的龙鳞椅上端坐着当代罗燕国主,罗景雄。今年只有十六岁,稚嫩的脸庞看不出有一丝一毫的紧张,反倒随时透着一股子慵懒的意味儿。坐在这个位置上已然有数月之久了,他依然感觉如坐针毡,说不得时时偏着点,靠着点扶手。
数月前的那一个夜晚,先帝罗惊天暴毙。对外的宣称一直都是当年远征苦北一族的旧疾复所致。只有包括宰吴沧海,征北王秦战天等少数几人知晓先帝是被剧毒毒杀的,死相难看至极。
此番先帝突然驾鹤,身前并未留下嘱托,也并未册立储君。好在先皇子嗣之中只有罗景雄堪当大任。辅及征北王力挺罗景雄继位,百官已无反对的理由,因此新帝顺利执掌朝政。只是在朝的三位皇叔不知是对这天下动了心思,还是欺这新君立足未稳之时,竟然几次三番临朝难。先质疑的就是罗景雄的年岁太轻,理应监国而非立刻继位。其次是又逢南北战事,新君经验尚浅,恐朝政旁落,提出设立太辅之职,由三位皇叔中的一位担任,辅佐新君掌政。
今日朝会的要议题就是这太辅之职是否设立。其实以吴沧海和秦战天为的文武百官心中都知道三位皇叔质疑新君年岁的议案本就是无稽之谈,是拿来当作幌子的门面而已。是树在三位皆有心染指朝政的皇叔黑暗内心前的一道冠冕堂皇的牌坊罢了。但虽是如此,却又不能不议。为了国祚的稳定,朝局的平稳过渡,皇权不会他落,要议,更要实打实的议成,议死。
“启奏陛下,今日朝议的议既是太辅之职是否应该设立。臣以为,自我朝开国以来已过千载。国朝历经的磨难与艰险不胜枚举。而每一次都能安然度过,是以我罗燕国运昌盛,我主罗族血脉天选,福运绵长。自古朝分文武,官爵将相,并无凌驾于宰执和武王之上之职的设立。因此,臣斗胆,反对设立太辅之职。请陛下圣裁!”
今日吴沧海打算抢先把调子定下来,不能乱,不能偏。新君临朝已数月,无论何事基本都不表任何意见。皆由群臣及诸位王爷议论商辩来拿主意。吴沧海心中暗想,绝不能输在这一阵上,新君年幼是事实,政务决断本就难以轻易决断,此等大事当寸步不让!
看到吴沧海趁百官刚刚站定之际抢先朝堂理论,定海王罗玉青眉头轻皱。瞟了一眼身边的定山王罗成峰和定军王罗世盛。手中铁心泪竹扇轻敲手心三下,即便缓步走出。
“非也非也,群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罗氏执掌罗燕域多年,确无太辅先例。但如今情事不比从前。百风口苦北一族来犯之势数百年来从未如此猛烈,大有不破不还之势。征北银龙军苦战九月,也只是据敌于百风口之外罢了。苦北一族在百风口外百里扎营立寨,并未退去。今年风雪甚大,也并未能阻挡苦北蛮族伐我罗燕之决心啊。而恰逢此时我罗燕南门环江关也在近日失守于荒元黑甲军的铁蹄之下,南境已无险可守。此等危难之状,想必也是开国至今并未得遇之况吧。如若南北皆乱,而君上又尾无暇多顾。吴大人如此提议,不设太傅替陛下分忧,是否有投敌献国之嫌啊?”
“你!!!”
吴沧海得闻定海王言论气得七窍升烟,浑身抖。
“无耻之徒,定海王!不要忘了你的身份,我吴氏族人历代效忠我主,岂是你三言两语就能污蔑。今日若不能与你辩驳清楚,必血溅五步,以表吾心!“
“怎么,辩不过就要喊打喊杀吗?”
定海王罗玉青微眯的眼中一道寒光闪过,手中铁心泪竹扇画过半圈,倒握于右手袖中,尖端青芒微微吞吐。显示手握它之人心中的杀机已经是多么的无法收敛。连日来这吴宰辅不断换着花样的说辞和藉口阻挠太辅一职的设立,而三王中最有希望登上太辅一职的人恰恰就是他定海王罗玉青。这让他又怎能不想除之而后快呢。
“好了。”
正当朝堂上剑拔弩张,弄不好就要血溅当场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声音从那高高的龙鳞宝座上传了下来。皇帝,罗燕国的新君,说话了。
“诸位,我想问一个问题,我是不是已经继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