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三国之楚霸王重生 > 第七十三章 暗流(第2页)

第七十三章 暗流(第2页)

林宁本想把用得顺手的田丰带上,一听有理,这次去雒阳不是美差,武人可以多带,文人带一两个就行了。幽州刺史点点头,看到跪坐在刘德然旁边的张汛,张辽这几年的成长令人惊叹,而他的大哥在经过锻炼后,处理政务得心应手,还拜了武涉为师,是个不错的苗子;他咳嗽一声,说:“传令,急召陈公台来幽州,张汛、张辽、周仓、卢三……不,卢三不用去了,你到渔阳通知陈宫先生与我上京,不用急着回幽州,在渔阳多待两天;卢三换成颜良,许褚统帅亲兵营,你们随我同去雒阳。”

说到卢三不用去的时候,当事人挠挠头,挺不好意思,其他人则会心一笑。

这四年是幽州飞展的四年,也是好事成双的四年。卢三得偿所愿,娶了黄舞蝶,听说天天家暴,受了不少苦,去年生了一个女儿卢荔湘,对此林宁只能说自己选择的路含泪也要走完;而蔡邕的二女儿蔡薇则嫁给了高顺,真不知道她怎么会喜欢高顺的,像这种严于律己的军人,不饮酒不收礼,上司喜欢,女人不一定喜欢。但人家小两口过得不错,蔡薇的脾气也比出嫁前好多了,也是去年生的,是儿子,林宁给起的名字,叫高峰。

至于丧夫的蔡琰,至今还和虞姬一样,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林宁对蔡琰没想法,只和老师蔡邕提过一两次,如果有合适的就找个吧,也老大不小的了。

……

蹇硕既已伏诛,中央朝廷的混乱却没有平息。不久,董太后不满何进兄妹把持朝政,听信张让谗言,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共预朝政;何太后深感威胁,与何进商议,以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

为由,迁往河间安置,即日礼送出宫。董重被何进逼迫,不得已自刎,十常侍又贿赂何进之弟何苗及母亲舞阳君,不减荣宠,不愧是官场的不倒翁。

司隶校尉袁绍求见何进,称阉宦不得不除,否则朝臣不安,百姓怨恨,于社稷不利。何进犹豫不决,让袁绍先下去,准备和妹妹再商量商量。早有安插在大将军府的细作密报张让,后者又转告何苗,何苗又去说服何太后。

“新君登极未久,大将军共担朝纲,不行仁慈,专事诛戮。今十常侍并无罪愆,大将军却无端加刃于身,此取祸之道也。”

何太后本就耳根子软,出身小门小户,目光短浅,何苗虽然睁眼说瞎话,她竟然信了。何进入宫拜见的时候,说起部属劝他尽诛中涓的事,何太后便把何苗的话翻新说了一遍,何进也是没决断的人,唯唯而出。

袁绍在大将军府等了许多时辰,见何进回来了便问如何,何进叹道:“奈何太后不允。”

袁绍也跟着叹息,拱手告辞。

是夜,曹操到袁府拜访,门房跑去袁绍书房通报:“大少爷,典军校尉曹操到访。”

袁曹乃从小玩泥巴穿开裆裤长大的好友,听说是曹操来了,袁绍步履匆匆,出门的时候连衣服都只披了一半,哈哈笑道:“孟德,今夜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曹操站在庭院当中,月光因为角度的关系,没有全部落到他的脸上,使得这位乱世奸雄的半张脸在月光下,剩下半张脸藏在阴影中。曹操冲袁绍一拱手,朗声道:“本初,如今十常侍为祸朝纲,大将军好谋无断,再不施以雷霆手腕,四百年大汉天下,倾覆只在旦夕。”

袁绍过去拉着曹操的手,一直把人拉进书房,相对而坐后才悠悠道:“明日我打算向大将军提议,召四方英雄入京,以诛阉竖,那时候就算太后不从,也无办法阻止。”

曹操眼中精光四射,沉声道:“此乃取祸之道,各地刺史郡守手握雄兵,若招临京阙,未必一心。而且我听说凉州刺史董卓,实在不是一个忠臣,野心勃勃,还收留了逆贼韩遂,使得幽州刺史林如靖在收复河西时未竟全功,至今引为一憾。”

“孟德多虑了,有大将军在,还有你我掌握的西园禁军,别说是董卓,就是现在有‘大汉中兴第一名将’之称的林宁,又能翻起什么风浪?”

曹操霍然而起,拍着桌子道:“本初,你好糊涂啊!区区的几个阉狗,只要你我带上数百甲士,还怕诛杀不了吗?现在召外兵入京,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是唯恐天下不乱吗?”

“孟德,你这是什么意思?”

袁绍也恼了,跟着起身,“难道全天下只有你曹孟德是聪明人,其他人都是竖子吗?”

曹操脾气上来了,指着对方骂道:“匹夫竖子,不相与谋!我敢断言,乱天下者,必然是你和何进!可怜四百年大汉,竟然毁在你等手中!”

言罢,拂袖而去。

袁绍没有去追,反而嘴角掀起一丝诡异地冷笑。

守宫令荀彧和黄门侍郎荀攸叔侄俩也来拜访袁绍,但在听了本初大哥的话之后,先后失望而去。

荀彧上马车的时候对荀攸说:“公达,我本以为早就看穿了袁本初志大才疏,但我真没想到他会在这种事情上犯糊涂。”

两人同乘一辆马车,荀攸掀开车帘看了一眼雄伟壮丽的袁府,不屑一笑:“叔叔太高看袁本初了,他和何遂高一样,都是无谋匹夫。天下将乱,还是想想你我何去何从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