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盛和美盼失踪以后,虞完两家循着笛声找了三天三夜,最后来到了虞集第一次为官时的成都路简州地域。
简州有一个蜀汉时期建置的古镇,名叫洛带镇。是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而得名“落带”
,后因“落”
、“洛”
同音,便取镇名为“洛带”
。
【一】《牧童》卢肇。诗
谁人得似牧童心,
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
何愁南北不知音。
初九这天的中午,虞总管带领一班人马到了洛带镇。
他们饥渴难耐,一路上也没有个饭铺客栈什么的,甚至连个能打听一下道的路人也没有。
又走了一段路。
突然,在路旁的一棵大树下,拴着一头大黄牛,牛背上好像还趴着一个人,他们便直奔了过去。
走近一看,是一牧童——人家小孩趴在牛的背上,在睡午觉呢!
虞总管也没敢去打扰人家,只是叹了口气说道:“谁能比得上牧童的心境啊!”
他们漫过了牧童,继续前行。
大约走了一里多路,突然又听到背后传来了一声悠扬的笛音,正是完盛时常吹奏的那支长萧出的声音,这支长萧可不是一般的萧,它是一支蒙古“潮尔”
,也叫“胡茄”
[1]。
虞总管马上调转马头往后返。
人马来到大树下,还是刚刚见到的那个牧童已经醒来,他在牛背上悠闲地胡乱吹着手里的竹萧。
虞总管要过了牧童手里的那支萧,顺手递给郭靖查看。郭靖确认是自家主人的胡茄。
虞总管问:“牧童,这支竹萧,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牧童道:“我在荷花湖畔放牛,见湖上漂着这支笛子,便取了过来。”
虞总管忙问:“荷花湖在什么地方?”
牧童道:“就在前面,要翻过这座山坡去……”
虞总管又说:“牧童,你可否带我们前去?”
牧童不悦道:“你们仗着人多,抢了我的竹笛……你们自己去吧!”
说完,便打着牛屁股走了。
虞总管带着人马急忙掉头,朝荷花湖方向奔去。不到半个时辰,便到了荷花湖畔。虞总管命令大家下湖寻找大少爷的尸。
可是他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完盛夫妇俩的半点遗物,只有满湖的流萤,在荷花叶上飞来飞去……
【二】《鸳鸯湖》张尧同。诗
东西两湖水,相并比鸳鸯;
湖里鸳鸯鸟,双双锦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