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蘿看看小兄妹倆的個頭,再壓一壓怕會壓得不長個了,她把牙一咬:「不折騰了,我半道上歇幾趟應該能行。」
說話間,前邊有人揚聲問:「是小安嗎?」
「是有田叔!」沈安激動起來,噔噔往前跑:「有田叔,是我,你怎麼在?你也去集裡嗎?」
陳有田看看小傢伙,再看看後邊挑著擔子顯得特別吃力的桑氏,心說還真叫他娘給說著了。
他點頭:「我也去集裡賣點東西,你們阿奶讓我在路口等等你們,怕你大嫂挑不了六七里路,我來搭把手,在集上也有個照應。」
後邊那句話是說給挑著東西往這邊來的桑蘿聽的。
實際上,他娘的原話是:這桑氏人瘦得柴稈兒一樣,心還挺大,兩桶,我看她明天在半道上是要原地作法!你明天一早把咱家攢的那點雞蛋也送到集上換幾個錢,早些去,就在村口那裡候著,碰上了就搭把手幫著她挑一下擔,集上再照看著點,咱就不算白吃了她半碗魚。
可不就是要原地作法嗎?
不用半道上,陳有田看那桑氏這還沒到村口,就已經累夠嗆了。
後邊的路,桑蘿那竹扁擔就到了陳有田肩上,陳有田那一籃子雞蛋到了桑蘿手上。
說是一籃子,桑蘿瞧著也只是十幾個。
要麼陳家養的雞不多,這天熱,怕蛋存壞了,十幾個就得走一趟;要麼陳家今天用不著去集上,是為了幫她才順帶走的這一趟。
看老太太昨天悶不吭聲就讓有田叔給她做了幾個嶄的竹筒,後者的概率極高。
她心下感激,這會兒倒覺得說什麼謝字都顯得空泛,一張慣會說嘴甜話哄人的嘴倒是老實了,只道:「辛苦有田叔了。」
心裡卻打定主意要好好交好陳家,人都說遠親不如近鄰,放在沈家,近在眼前的沈三叔一家也不如陳老太太這鄰居一指頭。
陳有田笑笑:「走吧,搶好位置得趕早。」
挑著擔走著,看到沈寧背簍里綠色的荷葉,「這些荷葉是給人裝這神仙豆腐用的?」
沒等桑蘿開口,沈寧就連連點頭,還把桑蘿帶著她們找了試吃時候用的小葉片的事拿來說,末了特別自豪的跟陳有田夸道:「我大嫂懂得特別多!」
陳有田聽說試吃的細節都有考慮到,順著沈寧的話點頭:「是挺有章程。」
六七里路,在沈安和沈寧興奮的嘰嘰喳喳中倒是很快到了,出來時天才蒙蒙亮,離得稍遠時看人只看得著一個影子,到集上的時候,天光已經放了大亮。
所謂大集,其實就是在青浦鄉地理位置相對居中的一個大村開的集市,方便周邊各村村民互通有無的。
「這兒叫三里村,離縣城三里得名,咱們這一道兒一條線過去的好幾個村是以里命名的,三里村、五里村、七里村、十里村。」
桑蘿才知道到了大集原來就離縣城這樣近了,她聽得稀奇,又問道:「一路過來不止經過兩個村吧?其它村子呢?」
陳有田笑:「還有很多是一族一姓聚居的,這種就以姓為名居多,也有以山水地形為名的。」
桑蘿聽得漲知識,說話間已經進了三里村,這時候集上已經來了不少人了,住得離大集近的一些出攤村民已經搶占了位置擺好了攤,挑擔的、提籃的、草繩綁著的,甚至就往腳邊的地上一擱的,各式都有。
沈安和沈寧的眼睛都看不過來了,小兄妹倆上一次來集上,還是沈烈在的時候。
沈安視線在集上掃了一圈,指了一處路口:「大嫂,那邊擺攤的人多,又是路口,咱是不是把攤子擺那裡去?」
問完以後才意識到自家大嫂對這邊根本不熟愁,然後,一大兩小就齊刷刷看陳有田。
第17章
陳有田被三雙眼睛盯得有些壓力,仔細回想了一下從前來集裡的場景,點頭。
沈安一看他點頭,背著自己的背簍,拉著沈寧就噔噔往前沖了,找到一塊空位能擺下他們兩家攤子的地方,轉身就把身後的背簍取下,先把兩個位置占了下來!
陳有田幫著把兩桶豆腐挑過去放下,他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接過自家那籃雞蛋,在沈安給他占的位置那就蹲了下來。
桑蘿四下看看,他們兩個攤子邊上,左邊是賣菜的,右邊是賣簸箕的,再往邊上還有賣麥芽糖、雞蛋、麻絲、土布、蓆子、掃把的,林林總總,形形色色,土產居多。
而除了攤販,這會兒也已經有三三兩兩挎著籃子沿路轉悠來趕集的人了,想是住得近的。
沈安看看邊上幾個攤主,大多只是站著,有人往跟前走過時會問一句自家賣的東西對方要不要,又看看把籃子放在地上,蹲在旁邊一聲不吭老實等客的陳有田,側頭問桑蘿:「大嫂,咱們這個怎麼賣呀?要吆喝嗎?」
關乎生計,沈安已經開始緊張了。
「要,酒香還怕巷子深呢,而且很多人不認得這個,不過在這之前咱得先做點準備工作。」
她一邊說著,一邊把兩隻桶擺好,又提了沈安那隻背簍過來,把裡邊裝糖水的竹筒放到沈寧放荷葉的那個背簍里,陶盆和竹刀讓沈安端著,自己把空出來的背簍翻轉倒扣,再從沈安手上接過陶盆放在上邊,試了試,還算穩。
「成,這賣東西的展台齊活了。」
入口的東西,尤其這種不用二次加工也能直接吃的,東西再好,直接放地上也沒賣相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