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云之古人之不知处 > 第十七章 期货(第2页)

第十七章 期货(第2页)

霍小乐站起身,脑海里已经构思出一个成熟的想法,还结合了历史上已有的成功案例。“你们知道什么是期货吗?”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神秘兮兮地说道。

“呃,不知。”

林昌盛和伙计面面相觑,两人皆是一脸茫然,显然对这个新鲜名词毫无概念。

“好,期货不同于我们店面上出售的商品,它其实是一种契约,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东西在一个星期、一个月或者一年后才会有,而你现在就可以先出钱预定,等东西到货了,它就是你的。能理解吗?”

霍小乐耐心地解释道。

“可以说这就是一个订货单。”

林昌盛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商人,稍微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差不多,但是这个跟订货单不同的是,期货可以交易。在商品没到之前,这个商品的价格就不会确定,在此期间,它可以涨,可以跌,这就涉及到一个经济学概念——价格波动。如果你以很低的价格买进,再以很高的价格卖出,这就叫做低买高卖,通过价格波动赚取差价,从而实现盈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玻璃变为期货,要先把它的价格炒上去,在那些商人手里来回倒买倒卖把价格炒到一个天价,比如五十枚紫云币。”

霍小乐进一步详细解释,同时引入了经济学名词,让整个计划听起来更加专业。

“啊?会有人买吗?”

伙计在一旁被这个价格惊得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但林昌盛在一旁却十分笃定地说:“一定会,而且会有很多。但是我有个疑惑,既然这个玻璃没有任何用处,那么在别人发现这点后,它的价格很难炒到这么高啊。”

霍小乐早就猜到林昌盛会有此疑问,于是微微一笑,继续解释说:“林老板,你说那些能拿出五十枚紫云币来买这个玻璃的人,在社会上的权势会小吗?”

“当然不会,那些大财主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

林昌盛毫不犹豫地肯定道。

“那不就得了,如果林老板你是那种大人物,你手里有着五十枚紫云币一个玻璃的期货单,你会让这玻璃的价格掉下去吗?”

霍小乐反问道。

“当然不会,如果玻璃的价格掉下去,那期货单就是一张废纸。”

林昌盛恍然大悟,像是明白了什么一样,继续说道:“那这样,玻璃的价格就不会掉下来,甚至越来越高。”

“可是,我们怎么赚钱呢?”

一旁的伙计又适时地提出了疑问。

“你可真是个好捧哏。”

霍小乐在心里暗自给他点了个赞,然后继续说道:“如果在期货交接的时刻,玻璃的数量大到不可想象呢?这就涉及到另一个经济学概念——供求关系。当市场上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时,商品的价格就会受到影响而下降。”

“怎么可能?”

林昌盛第一反应是怎么会有不可想象的数量,那得是多好生产。

“没错,玻璃其实并不难制造,林老板,你给我几个炼金学徒,我就可以研究出玻璃的生产线。”

霍小乐自信满满地说道。开玩笑,自己家生产玻璃可是占到欧洲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要是连玻璃都不会造,他爹能打死他。

“那那些手眼通天的人会允许玻璃的价格下来吗?”

伙计又是出声提问,但很快林昌盛就给出了答案。

“如果那些玻璃真的多到不可想象,即使那些人再想提高期货的价格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当供给严重过剩时,价格必然会下跌。”

林昌盛结合霍小乐刚讲的经济学知识,分析得头头是道。

“林老板说对了,当一个商品的市场价值大于整个市场的经济总量,即使它之前是天价,之后也会和废纸一样低贱。这就是经济学里的价值规律,它决定了商品价格的基本走势。”

霍小乐补充道,再次强调了经济学原理在这个计划中的重要性。

“敢问先生从哪学到的这些?”

林昌盛被期货这一经济观念彻底震撼到了,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玻璃能玩出这么多花样,对霍小乐的学识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的老师有很多,但你们不会认识的。”

霍小乐神秘一笑,他心里清楚,这些都是人类三千年商业历程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随便拿出一点都足以在这个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时代大显身手。

“那我们怎么做这个期货呢?”

林昌盛迫不及待地问道,他已经完全被霍小乐的计划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要付诸实践。

“我问一下,这里有火山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