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江湖是非,若未涉及民事,官府也不爱管,而
当地武林盟分坛为了给足官府面子,一般都会主动先把案件包揽下来,免得官府那边多挂一条记录。包揽下来后,若案情不大,当地武林盟分坛可先自行处理,再上报备案。但现在因有武林盟总管林因明在这里,所以来人便直接上报。
原来,各大名门正派的青年才俊在醉仙楼酒足饭饱后,有些人早早回房休息了,有些人则想寻乐子去,于是便有不少人趁着酒兴三三两两结伴逛夜市,其中就有昆仑派的王解石和黄安泰俩人。
当王解石和黄安泰行至东街口东阳门时,远远望见前面有群人围在一起,同时吆喝声起哄声阵阵。于是他们快步走向前去一看,只见人群中围着三名形貌服饰奇异的西洋人,一个肌肉发达健壮异常,一个又高又胖仿佛一座肉山,这俩人皆赤手空拳,另一人则手持长剑,人们正对这三名洋人指指点点。
王解石问起旁边的人。原来这里本是一群人在表演武艺,谁知刚才这三名西洋人一来,说卖艺的人只会花拳绣腿骗人,要么跟他们比一比,要么收拾东西走人。那些卖艺的人见这三名西洋人来砸场子,想跟他们理论一番,谁知他们蛮不讲理,加上西洋口音重,双方牛头不对马嘴。那些卖艺的人无奈,本也想收拾一下东西走人算了,只是其中一位年轻汉子不服气瞪了那三名西洋人一眼,便被那名身材健壮的西洋
人上前一拳打飞,倒地吐血。
王解石听后,不由怒火中烧,跟黄安泰交代了几句,便上前向那名身材健壮的西洋人下了个请字礼:“昆仑派王解石请教了!”
那名西洋人见有人上前挑战,便双手握拳,口中用西洋腔的汉话叫道:“比拳…比拳……”
看来这名西洋人是个拳手。王解石两只手掌一摊,意思是手中没武器,当然是赤手空拳比胜负了。
围观的众人见有人敢上前去挑战,有的已忍不住先鼓掌喝彩起来!
王解石之前虽没有和西洋人比过拳,也没见识过,但他听说过西洋拳法练的都是体外硬功,出拳时没有什么固定的招数,但速度非常快,而且又准又狠,力大者可一拳打死蛮牛!而且脚步灵活轻快,前后左右不停地走动,善于躲闪与防护,要击中他们身上的要害极其不易。
那西洋拳手双手握紧拳头,手臂屈于胸前,一前一后,可攻可守,脚步在不停地走动,头部及双肩也跟着飘忽晃动,双眼紧紧地盯着王解石。王解石不敢大意,深吸一口气,也紧紧盯住对方。
突然,那西洋拳手右手一个直拳打出,王解石知道这一拳只是试探性的虚招,便想直接回他一记实拳,但对方的左手臂已先护在胸前。王解石知道这样面对面出拳是很危险,不仅可能没打到对方,而对方的第二拳只要有机会便会快如闪电般击出,令人防不胜防,
转念间他便侧身闪过,出拳击向对方露出空档的右腋下方。但对方右手收拳也快,立即补上空档,王解石的拳头被挡了一下,这一拳并未打到实处。
王解石和西洋拳手就这样你来我往,打五十多回合,双方都挨了几拳。此时,王解石渐渐地感到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双方都未打中对方要害,但那西洋拳手的劲力实在太大了,他的肩部和手臂等已隐隐酸痛,双臂越来越沉重,而那西洋拳手却正在兴头上,速度与威力丝毫未减。
王解石想:“再打下去一旦几拳没能招架住,被对方击中要害,后果不堪设想!”
他已经是三十多岁的年纪了,在江湖上行走多年,遇见武功比他高的大有人在,对于他来说胜负乃是家常便饭,拱手认输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这三位西洋人恃强凌弱,气焰太过嚣张,因此他才不愿就此认输,一再咬牙硬扛。
正当王解石暗暗叫苦之际,突然看到林因明与杨远风等走进人群中来,他知道是该自己退场的时候了。
王解石在场上游走,心中暗付道:“此时不退,更待何时?一来自己已经快坚持不住了,万一有什么闪失,落个重伤残疾或性命不保那就太不值了;二来杨远风乃是名师高徒,曾一人独挑昆仑七鬼,自己一退场,也不会有人来跟他抢风头,这舞台就是他的了,正好也可以借此机会亲眼见识一下他
的武功。”
于是他瞅了个机会,向后跃出一丈开外,示意暂时停手,然后抱拳叫道:“石某技不如人,认输了!”
说罢,也不顾洋人的嘲笑和众人的嘘唏声,回身向林因明和杨远风抱了个拳,便退到一旁去。
林因明用期望的眼神看着杨远风,杨远风也知道这时候自己应该当仁不让,于是便走上前去,向那西洋拳手行了个请字礼。西洋拳手见仍有人敢上场挑战,来人也算长得人高马大,不由多打量了一眼,但他的眼神中仍是一片轻蔑之色,于是碰碰双拳,便又开打起来。
众人只见场中的杨远风见招拆招,看似轻描淡写,任由那西洋拳手的拳头虚虚实实,他竟防守得密不透风,站在原地纹丝未动。
十招过后,杨远风突然变守为攻,瞅准机会,一拳猛地击向西洋拳手的胸口。那西洋人用手臂一挡,只觉得杨远风这一拳并没有多大劲力,而且还被他的手臂挡了一下,但胸口却还是像被用力推了一下,于是就退了一步,谁知这一步还是没站住,又连退了三步,然后腿一软,竟然一屁股坐在地上,他觉得胸口热烘烘的,说不清是舒服还是难受,忍不住哇地吐出一大口鲜血。
众人见那西洋拳手就这么一下子就被打倒了,都不由鼓掌欢呼叫好!
原来杨远风此招用的是“隔山打牛”
这一内功心法,这门功夫的厉害之处主要在于依靠自身强
大内力打击对方。使用这门武功的人不仅要练就极高强的内力,而且要练到可收发自如,内力能随拳而出才算功成,内力越高强则威力越大,除非对方也是位内力高强的人,可与之分庭抗礼才无惧挨打,否则中拳之下必受内伤。
所以,那西洋拳手虽然觉得杨远风的拳头打在他手臂上的力道并不大,但胸口却像是被用力推了一下,表面虽无皮肉之痛,实则肺脏却已受伤。杨远风也是怒于那西洋拳手胡乱伤人,所以才会给他一个严厉的教训,否则隔山打牛这一功法有暗中伤人之嫌,按江湖规矩是不可轻易使用的。
在喝彩的人群里,王飞虎和李泰李达兄弟也在其中。原来,王飞虎听说了刘代天盟主在长安城中为杨远风接风洗尘的武林盛事,自然也是要来看看热闹的,刚才恰巧他们也在逛街,也被这边的呼喝声吸引了过来。
但令王飞虎自己没想到的是,看了这番热闹,他的人生轨迹将因此而改变。他回去后,变卖小镖局,置了些稳妥的产业,让手下的弟兄去经营,谋个安身立命。而他本人则带着李泰李达兄弟又开始闯荡江湖了,虽然他的武功并不高,但有李泰李达护卫,也可保周全,重要的是,开一家大镖局已经不再是他的人生奋斗目标了!
那西洋拳手被杨远风打倒后。这时,那名又高又胖的西洋人走了出来,他也不去扶助那
西洋拳手,脱掉自己的上衣,露出一身肥肉,口齿不清地用汉话对着杨远风叫道:“过来…来……比摔跤!”
原来这人是个摔跤手。
杨远风打量一下那西洋摔跤手,便知道对方是天生身材高大又兼力大无穷。他想:“若用其他武功,三两招便可将他打趴下。若跟他比摔跤,虽然也有把握十招内制服他,但在场子上扭在一起,形象实在不雅!”
再说,那西洋摔跤手一副肥得流油的样子,身上满是油脂汗渍,直叫人看着恶心。杨远风也是看得直皱眉头,心里不愿跟那西洋摔跤手有过多的身体接触,但若非要跟他比摔跤,又不得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