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风此时不由对少林武功也产生敬佩之情:“奋龙的武功虽不及自己,自己只用七分内力便可和他打成平手,但他所练的少林武功功底十分扎实,功法朴实,未有阴狠凌利
的杀招或毒招,且遇强弥坚,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也能从容自如地应对。奋龙也不愧为罗汉堂首徒,自己若要将他彻底击败,除非出奇制胜,否则不仅要使出十分的内力,而且还要再五十招以上。”
杨远风心念一转,大吼一声:“且看我的‘罗汉长拳’如何!”
说着,就使出了少林罗汉长拳其中的一招“驱车长出”
,并运上了十分的内力。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双方都熟悉这一套拳法,交起手来可无所顾忌,不怕误伤了对方,因此双方可以拼尽全力。
“罗汉长拳”
是少林拳法体系的基本拳法之一,此拳法简单实用,又兼具强身健体的作用,后来逐渐在民间散播开来,乃至各地与少林武功有渊源的流派中的拳法,都有罗汉长拳传承,流传很广。所以,不是少林派弟子却会罗汉长拳并不奇怪,甚至连街头卖艺人,有时也会表演一套罗汉长拳,故“天下武功出少林”
一说,并非指天下武功皆源自少林,也并非指少林武功就是天下第一,而是指少林功夫如海纳百川,博大精深、流传深远。
奋龙会意,也以“罗汉长拳”
对阵。双方你来我往,都是以攻带守、守中带攻为主,所以一交手,刹时拳影重重,拳风呼啸,如暴风骤雨急至,毫无间歇。只见杨远风的拳头如铁马飞奔,势不可当;奋龙的拳头如铁锤飞舞,精坚无比。
俩人使的都是罗汉长拳,但使出的拳法竟然是形同、而势不同,却又都威力巨大,一套简单的拳法竟被使得如此神奇,众人看了都不由点头赞叹!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
招数再好的武功,如果没有配合强大的内力,那就成了花拳绣腿,打到武林高手身上,就像隔靴搔痒。江湖上各门各派的招数累加起来,可谓是繁复无比,各有各的长处,但招数多了,有些招数就难免有大同小异之处,也很难说谁一定比谁的好。在真正的高手眼里,关键是使用招数的人怎么发挥,能否用得恰到好处,又能把威力发挥出来。而要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就要有非常深厚的内力,所以要练好武功,招数运用与内力修为相结合缺一不可。
因此,放眼江湖,能把罗汉长拳使得如此神奇的,除了杨远风与奋龙俩人外,恐怕再没有其他年轻人能做得到了。
过了六十招,石生大师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杨远风和奋龙听到法号,知道到了适可而止的时候了,俩人脚步后退各分一边,缓缓收功调息,然后向对方抱一下拳,再向石生大师、林因明及众武僧抱拳行礼。众人见杨远风只是脸色微红,而气息仍平缓深长,而奋龙则是脸上已见汗滴,气息粗重,调匀了一会儿方好,因此俩人武功的高低已判。
杨远风休息了一会儿后,在石
生大师的建议与安排下,又和罗汉堂的众武僧简要交流切磋了少林棍法等诸多少林武功,而石生大师和慧生大师则在一旁不时地为他与众武僧进行评点或解说。
……
夜晚,慧生大师又请林因明和杨远风到方丈房中议事。见过礼、上完茶后,少林寺方丈无界大师示意侍奉的小沙弥退下,房中就只剩下无界大师、慧生大师、林因明及杨远风四人。
然后,无界大师对林因明和杨远风说道:“二位施主,前几日贫僧收到刘盟主的来信,说不日二位施主将光临本寺,并说二位施主有要事参商,需再三酌情定夺,想必是江湖上有重大之事?”
林因明回道:“此事说来话长,想必您已听慧生大师汇报过五日前武林盟组织各大名门正派铲除上天门的事了,今晚要商议的事也与上天门有关,还请方丈示下。”
无界大师道:“阿弥陀佛!林总管直说便是。”
林因明又说道:“各位可能有所不知,上天门虽已被铲除了,但从那些被俘的歹徒交代的线索查知,上天门后面还隐藏着个庞大的组织,这个组织就叫‘天乐宫’,上天门只不过是天乐宫的一个前哨罢了。天乐宫是一个极其严密的组织,其总舵所在地还没查到,只知其在江湖上可能存在着多个分舵和分坛。据林某查实,除了上天门,天乐宫麾下还有一个护天门和一个飞天门,但这两个分舵
的具体情况还未摸清楚,现在也不方便多说,至于分舵下有多少分坛,现在更是不得而知,有待进一步查探。”
杨远风插话道:“怪不得我们铲除上天门时,那两名带头的灰衣人受伤后便服毒自尽。如此看来,他们肯定是怕泄露了组织的秘密。”
林因明道:“是的,当时我也怀疑,只是在没有弄清楚之前,不好作判断,所以刘盟主和我就故意压着这事不提,现在终于掌握了一些线索。”
林因明接着说道:“上次铲除上天门,只不过是断了天乐宫的一个小指头而已。这两天林某派人暗中观察,却未发现护天门和飞天门有任何重大的行动,但根椐获得的情报,这两个分舵仍在江湖上隐秘行事,并未因为上天门被铲除而有所收敛。天乐宫的首领被门下尊称为宫主,林某诂计天乐宫主是因为上天门被铲除时由于事发突然,故一时半会还未能组织报复,或是其认为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在伺机而动,若是如此,那就更不得不防了。”
林因明又道:“林某此番随杨少侠前来拜访少林寺,不仅是个人兴致,实则是受刘盟主嘱托,前来请教无界大师,共同参商定夺对付天乐宫之大计。”
无界大师道:“阿弥陀佛!林施主辅佐刘盟主十多年,武林盟之事大多由林施主操办,林施主谋划细致周到,老纳早有闻名,上次铲除上天门又是一个很
好的例证。林施主此番前来议事,想必是早已胸有成竹了?”
林因明道:“大师过誉了,林某无地自容!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上次之事说来十分惭愧,幸亏有杨少侠及时提醒并力克上天门众歹徒,否则,林某思虑不周,就要铸成大错了!”
杨远风听了,赶紧说道:“林总管殚精竭虑,偶尔小有遗漏也在所难免,不能一有责任就让你一个人来扛。上次铲除上天门之事,晚辈只不过是尽一份绵薄之力,使我方的人少些损伤而已。”
杨远风刚才还在纳闷,心想:“林总管与无界大师商议如此重大之事,让初出茅庐的我参与其中,是何缘故?”
他哪里知道,原来刘代天已在给无界大师的信中对他极尽赞扬,并提议让他参与讨论剿灭天乐宫之事,故无界大师才会请他和林因明一起前来参商。
林因明道:“林某想,上次铲除上天门后,天乐宫必然有所提防,要再对其分舵进行清剿,恐怕不会那么容易了。若鲁莽行事进行强攻,又怕反而中贼人奸计。所以林某一时也想不出好的办法来!”
林因明又把所掌握天乐宫及其分舵护天门和飞天门的情况,作了一番详细的介绍。众人听了,一时沉默,陷入了沉思之中。
杨远风思虑了一会儿,端起茶喝了一口,然后说道:“晚辈认为,上天门被铲除后,武林盟与天乐宫已势
成水火不两立,虽一时平静,但日后难免再起冲突,乃至掀起血雨腥风,江湖动荡,亦有可能。各大名门正派的力量比较强大,还可应对,但力量薄弱的小帮派,则难免人人自危,恐有惨遭覆灭的危险。”
众人点了点头,杨远风又道:“晚辈有个想法,不知是对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