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向的《说苑·反质》之中,类似于秦始皇“坑杀方士”
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故事流传于民间,而见于典籍。刘向整理了这些故事,将它们编入《说苑》《战国策》《新序》。
诸子百家听了,都沉默。
敢情我们期待了这么久的“焚书坑儒”
,不断地往前追溯,居然是来源于民间故事吗?
孔子:“?”
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期待??
什么期待啊?你们在期待什么??
虽然我们的思想主张不一致、甚至还可能有许多对立之处,但也不至于吧?!
何至于此啊!!
诸子百家:啊哈……
没有啦……孔子你不要多心……
与此同时,诸子百家纷纷好奇,这些民间故事又是从哪里开始流传起来的??
会不会真的是儒家的人。
他们自己编造、散布出来的?
这些故事,从战国以来便广泛地流传,其源流十分古老。它们大多是游说之士的学习材料,又抑或,是练习游说的一种脚本。而故事的编撰者,通常便是这些游说之士他们自己。
嬴政在各个时空,看得胃疼。
朕不在江湖。
江湖上,却充满了朕的传说。
他们看起来,是真的很喜欢编排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而且十分随意。
不讲逻辑。
光是刚才的《说苑·反质》那一段,侯生在临刑前一顿操作猛如虎,就那样噼里啪啦地——
跟朕说了一通鬼话。
什么“今陛下奢侈失本,淫泆趋末”
,“宫室台阁,连属增累”
,“珠玉重宝,积袭成山”
……
“钟鼓之乐,流漫无穷”
……
“酒食珍味,盘错于前”
……
如此这般莫名其妙地数落了朕一顿,然后说朕“丽靡烂熳,不可胜极”
。
接着就说,朕要亡国。
更加离谱的来了——
在这一段侯生的“真言”
大道理后面,秦始皇听完之后当即沉默良久,居然还对侯生说:
“汝何不早言?”
——你怎么不早说!你怎么不早说!
嬴政:“……”
缓缓打出一个问号。jpg
朕之所以打问号,不是说朕有问题,而是代表你有问题,而且这问题还很大。
不止如此,在那之后。
侯生又噼里啪啦地说了一通,好像自己能将世事看得十分透彻一样。
说完之后,侯生表示:
我今天肯定是要死的啦!所以我才把这些给你说出来!虽然不能让你们大秦不灭亡——
但是我希望你自己能知道的呀!!!
嬴政:“……”
行吧,朕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