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侠义ol > 第37章 师旷太子晋(第1页)

第37章 师旷太子晋(第1页)

晋平公使叔誉于周[1],见太子晋而与之言[2]。五称而三穷[3],逡巡而退[4],其言不遂[5]。归告公曰[6]“太子晋行年十五[7],而臣弗能与言。君请归声就、复与田[8]。若不反[9],及有天下,将以为诛[1o]。”

平公将归之,师旷不可,曰“请使瞑臣往与之言[11],若能幪予[12],反而复之[13]。”

师旷见太子,称曰“吾闻王子之语高于泰山,夜寝不寐[14],昼居不安,不远长道,而求一言。”

王子应之曰“吾闻太师将来[15],甚喜而又惧。吾年甚少,见子而慑[16],尽忘吾度[17]。”

师旷曰“吾闻王子,古之君子,甚成不骄[18]。自晋如周[19],行不知劳。”

王子应之曰“古之君子,其行至慎;委积施关[2o],道路无限[21]。百姓悦之,相将而远[22];远人来驩[23],视道如尺[24]。”

师旷告善[25]。又称曰“古之君子,其行可则[26]。由舜而下,其孰有广德[27]?”

王子应之曰“如舜者天[28]。舜居其所,以利天下,奉翼远人[29],皆得己仁。此之谓天。如禹者圣,劳而不居[3o],以利天下,好与不好取[31],必度其正[32],是之谓圣。如文王者,其大道仁,其小道惠[33]。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敬人无方[34],服事于商[35]。既有其众,而返失其身[36],此之谓仁。如武王者义。杀一人而以利天下[37],异姓同姓,各得其所,是之谓义[38]。”

师旷告善。又称曰“宣辨名命[39],异姓恶方[4o]。王侯君公,何以为尊,何以为上[41]?”

王子应之曰“人生而重丈夫[42],谓之胄子[43]。胄子成人,能治上官[44],谓之士[45]。士率众时作[46],谓之伯[47]。伯能移善于众,与百姓同,谓之公[48]。公能树名生物,与天道俱[49],谓之侯[5o]。侯能成群[51],谓之君[52]。君有广德,分任诸侯而敦信[53],曰予一人[54]。善至于四海,曰天子[55]。达于四荒[56],曰天王[57]。四荒至,莫有怨訾[58],乃登为帝[59]。”

师旷罄然[6o]。又称曰“温恭敦敏[61],方德不改[62],开物于初[63],下学以起[64],尚登帝臣[65],乃参天子[66],自古谁?”

王子应之曰“穆穆虞舜[67],明明赫赫[68],立义治律[69],万物皆作[7o],分均天财[71],万物熙熙[72],非舜而谁能?”

师旷束躅其足曰[73]“善哉,善哉!”

王子曰“太师何举足骤[74]?”

师旷曰“天寒足跔,是以数也[75]。”

王子曰“请入坐。”

遂敷席注瑟[76]。师旷歌《无射》曰[77]“国诚宁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78]。”

乃注瑟于王子,王子歌《峤》曰[79]“何自南极,至于北极?绝境越国,弗愁道远[8o]?”

师旷蹶然起曰[81]“瞑臣请归。”

王子赐之乘车四马,曰“太师亦善御之[82]?”

师旷对曰“御,吾未之学也[83]。”

王子曰“汝不为夫《诗》[84]?《诗》云‘马之刚矣,辔之柔矣。马亦不刚,辔亦不柔。志气麃麃[85],取予不疑[86]。’以是御之。”

师旷对曰“瞑臣无见[87],为人辩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而易穷[88]。王子,汝将为天下宗乎[89]?”

王子曰“太师,何汝戏我乎[9o]?自太皞以下至于尧、舜、禹[91],未有一姓而再有天下者[92]。夫木当时而不伐[93],夫何可得[94]?且吾闻汝知人年之长短[95],告吾。”

师旷对曰“汝声清汗,汝色赤白。火色不寿[96]。”

王子曰“然[97]。吾后三年将上宾于帝所[98],汝慎无言,殃将及汝[99]。”

师旷归。未及三年,告死者至[1oo]。

注释

[1]《潜夫论》作“聘于周”

,孙诒让因疑此句脱“聘”

字。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晋悼公子,名彪。叔誉晋大夫羊舌肸(xī),字叔誉,又字叔向。晋平公时为太傅。据《国语·周语》载叔誉聘周之事在周灵王二十二年(前55o)。[2]太子晋周灵王太子,名晋,时年15岁,慧有口辩。一说为周景王太子。[3]三原作“五”

,误。据卢文弨校改。此句当指先秦时一种类似于五局三胜制的问答比赛,“五称”

指提了五个问题,称称说,指提问。“三穷”

指三个问题答不上。穷困窘,指辞屈而回答不上。[4]逡(qūn)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此指羞愧貌。《庄子·让王》“子贡逡巡而有愧色。”

[5]“言”

字原文缺。晋代孔晁注云“‘其’下有‘言’字。”

此据卢文弨校补。其言不遂即指叔誉与太子晋的会谈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遂尽,终。[6]“公”

字原文缺。此据卢文弨校补。[7]行年指经历的年岁。行历。[8]声就、复与孔晁注云,本为周之二邑,周衰而晋取之。[9]反同“返”

,归还。[1o]“以”

下省略“之”

字,指晋。诛惩罚,此指讨伐。[11]瞑臣师旷自称,因其目盲,故云。瞑双目失明。[12]幪(méng)原指帐幕在上,覆盖。这里引申为胜过、胜出。[13]此句谓等我回来后再归还(二邑)给他们。反同“返”

,返回。复指上文“归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