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荡寇后志人物结局 > 第五回 燕小乙临危保七子 卢俊义失恨废三绝(第1页)

第五回 燕小乙临危保七子 卢俊义失恨废三绝(第1页)

诗曰:

天地同养浩然气,草泽共谱忠义图。

舍生取义真君子,临危不惧大丈夫。

笼中巧燕甘赴难,柙内麒麟浴火出。

侠行自有后人继,儿女英雄盖世无。

话说陈希真等见失了公孙胜,大惊失色,看那一众庄客,都不曾死,只是昏晕在地,好似醉酒了一般。到了此际,真真是把一个足智多谋的陈道子弄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急派人四下去寻,那里能寻着半个影子。没奈何,只能千贼万贼地痛骂而已。

且说公孙胜被一人救出,两个遁地而走,约莫行了百十里,方才停下。公孙胜连日来水米未进,神情恍惚,细看那人时,竟难以置信,惊道:“清师叔,怎么是你?”

原来救公孙胜的更非别人,乃是其师叔乔道清。那乔道清与罗真人原出同门,二人关系最好。后乔道清因破戒,逃在江湖,一向行踪飘忽。至于他如何救了公孙胜,这一夜的闹动,前后关键,看官想必尚在云里雾里。欲知其详,只好从头细述一遍。

原来陈希真自得知磁床损毁一事后,便心中忐忑,日夜不安。那日听刘永锡告知有人要来劫囚时,暗想道:“本师张真人曾说起那磁床干系我父女前程,如今无故损毁,恐有大祸临头。如今看来,莫不是和劫囚之事有关?果真如此,此事更不容有失。”

当时便与刘永锡商议,将宋江等从曹州城外良安营悄悄转移至城内蒋大隆京货庄内,只因城内大牢须办手续,那京货庄后院却有钱便可用,且又是个空阔隐蔽去处,正好隐藏。陈希真又把那年缴获高封的拘魄金绳重新祭炼,交予刘永锡,吩咐庄客协同保护。如此还不放心,又在宋江等周遭设了结界,外人难以闯入。布置妥当,陈希真方召集麾下刘广、祝永清、陈丽卿、苟桓、栾廷玉、祝万年、栾廷芳、真祥麟、刘麒、范成龙、刘麟等人,告知贼人欲劫囚,准备设伏擒贼之事。因时间促迫,兼有刘永锡相助,陈希真恐走漏风声,便未将此事告知张叔夜。

当晚陈希真将众将布置在城外良安营内,又在营外八方布下大周天火符,准备擒捉劫囚之人。谁知世事难料,那乔道清游走江湖,偶听得公孙胜被人摄魄之事,心生不忿,便有心要救公孙胜,却无意现王子静、东方横两个也是同路,因此将计就计,趁陈希真专心防备二人时,用迷魂法水将庄客迷倒,又破了结界,因此救出公孙胜。公孙胜先前被陈希真摄取了魂魄,形同木偶,不言不语。后来官军攻破梁山,陈希真将那法坛神将放,收了乾元镜及诸法器,公孙胜方能言语,后来张叔夜等勘审,公孙胜只是一言不。陈希真恐他逃脱,便施了符咒,教他难以施法,随后被羁押至曹州。另一边,那王子静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又有混元双剑、鲛人珠在身,刘广、陈丽卿、祝永清等人怎伤得了他,就连陈希真的大周天火符、都篆大法都不济事,因此毫无损,与东方横两个走脱了。

回说公孙胜与乔道清重逢,拜谢救命之恩。乔道清道:“不必言谢,当年贫道因年轻气盛,破戒出逃,多年来苦心修行,终于悟道。此番便是要去寻汝师罗真人,因听得你的事,故而转来。”

公孙胜点头。乔道清道:“如今汝还有何未了心事?”

公孙胜道:“已无,小侄受宋公明厚待一场,当日事急,便施法刺杀那张叔夜以报,其事未成,实乃天意,小侄从此与梁山泊诸人再无牵缠。”

乔道清道:“你到此能看破,尚不算晚。如今便同去二仙山罢!”

当时公孙胜随乔道清而去。

话分两头,且说那日朱光祖被王焕救后,孤身一人,欲寻范天喜、史应德下落,又转念道:“天下这般大,却那里去寻?若非我莽撞,也不至害了王叔叔。如今不如就在左近,或许范叔叔等会到此寻我。”

便牵了马,望西而行。走了几里,见前面一片赤松林。朱光祖直入进去,只见林中霍地跳出一个人来,大叫道:“那里来的撮鸟,会事的留下买路钱!”

朱光祖看那人时,生得七尺长短身材,却是个秃顶,当时正一肚皮气没处,也不答话,舞鞭枪直打过去,那人手执朴刀相迎。斗过五七合,那人那里是朱光祖的对手,幸而朱光祖斗了半日,力气也乏,看看撑到二十余合,正斗到涧深里,只见林子外跑进一人道:“且慢动手,好汉莫不是我那光祖兄弟?”

朱光祖听了,便跳出圈子外来,看那汉时,认出是戴全之子戴默待。那年梁山好汉打破曹州,将他从狱中救出,父子同上梁山的。

当时戴默待引那人与朱光祖相见,三个剪拂了,戴默待对朱光祖道:“这位好汉是毛和尚,祖贯安庆人氏,因生得身轻步捷,纵跳如飞,江湖上都唤他作‘飞飞儿’。昔日曾手刃家父仇人钱泰聚,乃家父体己兄弟。那年家父攻打正一村阵亡,小弟悄悄将骨灰送回曹州大义坊安葬,就留下守丧。不料年初时,那钱泰聚之子钱士霄闻风引家丁来捉小弟,幸得毛叔叔相救,杀了钱士霄几个,与小弟逃走。本要再投大寨,但彼时官军四面围住,无从得入,因此流落江湖。近日盘缠用尽,小弟去寻些吃食,不想回来正遇着二位相斗。”

朱光祖道:“原来恁地,险些伤了自家人。”

便上前赔礼。毛和尚忙还礼道:“朱兄弟小小年纪,武艺如此高强,真是后生可畏!”

当时席地而坐,朱光祖取出随身带的肉干,三个分食了,互相说起遭际。当晚就在林中歇宿了。

次日天明,三个起来,正要出林,远远见十数人沿路过来。朱光祖看时,果是范天喜等,忙引戴默待、毛和尚上前相见。范天喜见朱光祖无恙,喜道:“昨日我等欲救张家两位哥哥,无奈官兵势大,被他杀败了。担心公子安危,又怕撞见官兵,因此等到天黑才望这边来,天幸公子无事。”

朱光祖下拜道:“若非我鸟强,王叔叔便不会送命,光祖万死莫赎了!”

范天喜忙扶起道:“公子亦是救人心切,想来这也是运数使然,日后若能报得冤仇,王飞豹兄弟死也瞑目了。”

众人无不洒泪。当时又商议何往,范天喜道:“依我主意,与其空手回盐山,不如仍去梁山,查探一番,或许有所收获,也未可知。”

大众称是,齐奔梁山泊来。

当日天晚,众人方到梁山,却讶异不已。原来梁山前面水泊,经徐槐填平,已大半尽为陆地。当时众人七转八转,竟不用船筏,直走到金沙滩上。彼时月轮初升,朱光祖等就月光里看那半山上迎恩亭,早已损毁,仅剩石基。步行上山,只见兵烫之后,败垒遗栅,木焦石裂之状,仿佛犹存,景象愈凄凉。众人想起昔日光景,不觉落泪。当时在山前、内寨各处,都转了一遭,一无所获,便怏怏奔后关来。比及行到后关左近,只见一片果林,也有枯死的,也有跌倒的,剩得不过一半,众人叹息不已。

正走着,只见史应德忽停下脚道:“且住!可曾听到林中有声响?”

众人都住了脚细听,却听不到什么。那史应德是小窃出身,对响动异常敏觉,当时径自往林中行去,果听见断断续续的敲击声。寻声去找,却来到一堆衰草叶前。大众跟来,只见衰草叶下忽地掀起一块石板,众人惊退。看那石板下,竟是一个地窖,内里藏着人。

看官,那地窖内的人是谁?又为何藏在地窖中?原来宛子城破当日,浪子燕青奉命把守后关,见吴用、戴宗到来,急问:“军师、院长何往?”

吴用道:“你在此牢守,我去探看一回形势就来。”

说罢,和戴宗风也似奔后山去了。那燕青是个伶俐机敏的人,前日宋江、史应德悄悄出走,就已被他瞧见,只是没有声张,今日又见吴用、戴宗两个出去,岂能不知其意?当时暗想道:“不好了,大事去矣!如今大寨将破,山上众人难有活路……”

想到此际,蓦地想起梁山后人来。看官听说,那一百单八个好汉,并非个个都是光棍,人人没有后代,看官若熟读水浒,定然晓得。那时节,除朱仝之子朱光祖在盐山外,山上好汉后人尚有七位,乃是关胜之子关昆、李应之子李开、徐宁之子徐翎、阮小二养子阮浪、韩滔之子韩拓远、朱富一对子女朱奇儿、朱巧儿,正值青春年少。

燕青念及此,趁关隘未破,忙下了后关,来寻众人。当时寨中一片闹乱,各自不能相顾。燕青奔到雁台,只见花荣妹子正引着七个孩子左张右望,正不知投何处去。当时见了燕青,恰似有了主心骨,急引众后生下台和燕青会着。花小妹道:“小乙贤弟,如今形势危机,山寨已被围的水泄不通,众家姊妹将孩儿托付于我,无论如何,救孩子们一救!”

燕青答道:“通往后山洞的路也被官兵挡住,此时已出去不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