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打五个人,招式灵活、辗转腾挪,把电影院的长椅都拆了,拿着板子抡,最终对方头破血流、鼻骨断裂,他完好无损,霸气收兵。
观众那张电影票算是买值了,不仅能看功夫电影,还能看现场格斗。
事后,对方打听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侯杰,吓得魂飞魄散,托人说情,赔了两瓶茅台,这事才算了了。
这一仗,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
他在“四大天王”
中,位列老三,他们是按年龄排的。
四个人都没啥正经工作,全是社会闲散人员。
听说他们靠偷自行车活着,一晚上能偷四十辆,第二天在隔壁县销赃。
销赃之后,就在街边饭店吃庆功宴,啤酒一捆捆喝,铁锅羊杂一锅锅上,花生豆、虾米球、凉拌茄泥、辣椒油,吃得不亦乐乎。
我跟“四大天王”
没什么交集,因为有年龄差,我上小学时,他们上初中,我上初中时,他们不上了,我上高中时,他们混社会了,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个小屁孩,不值一提。
后来我上了大学,更不关心县里的事了,什么“四大天王”
啊,还“八大金刚”
呢,统统跟我没关系。
如今,涮肉馆一战,将我拉回了“四大天王”
的身边,我和这四个人的血仇,就此展开。
“四大天王”
,今非昔比了,早就不是街头小混混了,时代在展,人家也在进步。
“四大天王”
的老大——翟世冲,已涉足娱乐服务业,县城河西区最繁华的地段,整条街所有的“卡拉ok”
和足疗店都是他开的。
“卡拉ok”
就相当于现在的ktV,但比ktV简陋得多,每个屋子里放一台彩电,连接一个“功放”
,插个话筒,拉一根线,就哇哇唱起来啊。
一到晚上,整条街鬼哭狼嚎。
去那里消费的人分两类:做生意的小老板和街头混子。
小老板都穿着西裤,上身涤纶t恤衫,把t恤衫扎在裤子里,腆着个大肚子,剃着个板寸,胳肢窝里架着个小皮包,一个个就跟小猪头一样。
混子们不如他们有钱,但越没钱越显摆,都剃一个秃脑瓜子,脖子上带着大金链子,晃荡晃荡的,跟个真事似的。
还有的留着“杀马特”
型,一尺多高,颜色鲜艳,蓬松四射,如果不仔细看,都找不着脸,跟他妈弱智一样。
县城唯一的夜总会——“夏梦夜总会”
和唯一的高档宾馆——“夏梦宾馆”
,也是翟世冲经营的。
这是县里的标杆式建筑,霓虹闪烁,通宵达旦。
“四大天王”
的老二,张勇,开了砂石厂和木料厂,县里修路、盖楼,各家各户翻盖房子,都得从他的砂石厂、木料厂进原材料。
你敢绕过他,去别的地方买,他一定会算计你,不是设个路障堵着你的车过不去,就是埋下“剪子伏”
把你的车胎扎了。
“四大天王”
的老三,侯杰,一直和老四潘玉龙做着高风险且高回报的“生意”
,真正践行了“富贵险中求”
。
什么“生意”
?
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