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皇后喃喃,“伯母……”
郑老夫人说话有理有据,“这几年,楚王只出征两次,次次凯旋。一是西陈,二是北凉,每次战役都能大获全胜,圣上很是赞赏他。当初圣上让六个皇子分别去六部历练,楚王去的是最苦最累的刑部,可他任劳任怨,日日早出晚归,就连跟楚王妃成亲后都不曾懈怠,破了大荣许多疑案。这是你都看在眼里,就不必我再多说一遍了吧?”
“但……”
郑皇后心虚,“我觉得……这般贸然抚养六郎,万岁爷会不会有所察觉,从而内心不悦?”
“不会。”
郑老夫人果断摇头,“这样的局面,圣上更乐于看见。”
她弯了弯腰,凑近郑皇后面前。
郑皇后离郑老夫人更近了些,头上珠翠环绕,发出清脆响声。
“皇后娘娘。”
郑老夫人强调郑皇后的身份,“你可别忘了楚王生母的身份,异族女子不可为一国之后,她的儿子同样不能成为太子。你是大荣的皇后,若你收养了楚王,楚王便是你的儿子,不再是外族妃之子。”
她用手比了个“三”
,郑皇后眨眨眼睛,有些看不明白。
郑老夫人解释道:“
圣上想立楚王为太子,却碍于他的生母,无法堵住悠悠众口。楚王野心勃勃,自是不愿成为臣子,居于人下。我们郑家想当国舅,延续从前的风光。所以,这是一举三得的办法,三方都得利,三方都高兴。”
郑皇后被说动了,点着头应了郑老夫人的话。
“容我再斟酌斟酌,与万岁爷商议商议。”
郑皇后考虑道。
郑老夫人笑得合不拢嘴。
没过多久,郑皇后在隆化帝那边旁敲侧击说出此事,隆化帝如何不知她的心思,既不答允也不拒绝,只说让郑皇后宽心以待来日。
…
…
慈宁宫。
隆化帝照常给柳太后请安。
由春入夏,柳太后身子好了不少,人年纪大了,精力不如少时充沛,没说两句话就得靠在软枕上闭目养神。
隆化帝屏退殿内随侍的宫婢内侍,贴身照顾坐在软榻之上的柳太后。
柳太后正在小憩,不知隆化帝已走到了她的身后,正在给她按摩肩膀。
她以为是自己殿内的小宫婢,毛手毛脚的掌握不好力度,含笑道:“我这里不需要人服侍,你去殿外同别的小姑娘一块儿玩吧。我老婆子年纪大觉多,你们小姑娘在外面嬉笑打闹的,我醒来看着也精神许多。”
柳太后对仁爱,体贴下人,鲜少对下人严厉,所以慈宁宫欢声笑语不断,宫婢内侍日日兴高采烈,如同过年般畅快。
她年轻时因战乱过过苦日子,知道底下百姓的不易,在宫里为奴为婢已经够可怜了,她从不去刁难他们。
隆化帝一听,便知柳太后把自己当成了小宫婢,他也不恼怒,跟着笑道:“母亲,您听听这是谁的声音?”
柳太后虽然有些震惊,但并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