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红楼之我为宝玉 > 第21章(第1页)

第21章(第1页)

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才算料理好今日的事务,不过明日还有庄子上的管家,和铺子上的掌柜要见,一应事务都要赶在年前处理好。

等到婆子管事的都离开,王熙凤才坐在椅子上歇息会,平儿上前为自家奶奶按摩穴位。

王熙凤闭着眼睛问道:“琏二爷呢。”

平儿答道:“二爷今日赴镇国公世子相邀去天香阁吃饭,想必晚间便回了。”

王熙凤轻声“嗯”

一声表示知道了,便没有再提贾琏的去处。

平儿看奶奶没什么表示,不知奶奶心中是什么想法,也不在多说什么,专注地给王熙凤按摩穴位。

贾琏天黑后便带着一身酒气回了院子,见了王熙凤讨好地凑上去叫了声:“奶奶。”

王熙凤嫌弃他满身地酒气,让丫鬟带着他去洗漱。

贾琏洗漱好换了身衣服回来,主动向王熙凤说:“伯世子今日叫我是有一桩生意要做,他手里有批瓷器想要我出钱与他一同做。”

又看了看王熙凤的脸色道:“只是奶奶也知道我手中没什么银钱,就想着从奶奶这里先借些,日后赚了钱连本金带利息都还与奶奶。”

又有一些忐忑道:“不知奶奶意下如何……”

王熙凤并不十分相信他,只道:“有那么好的事,他会叫上你。”

贾琏又连连保证,奶奶尽管放心,我特意派人查过那批瓷器确定没什么问题,只要捣出手,就有的赚。

王熙凤看他上了心,最终还是拿了两千两银子给他,又叮嘱他,银子给了他,最后不能弄亏了本,不然下次休想再从她手中拿出银子。

贾琏得了银子连连保证,又说了许多好听话,哄得王熙凤高兴,夫妻俩关系又重新亲密起来。

第二日贾琏便拿着银子去找伯世子,生意最终也做成了,赚了些银子,只是贾琏拿了银子便在外面偷偷鬼混已是后话。

腊八节

进了腊月里,门外的雪已积的十分厚,街道上的行人也日渐稀少,大多人家都窝在家中轻易不出门俗称“猫冬”

,等待来年开春,冰雪融化才纷纷踏出家门。

贾府私塾里,大多学生的手都冻的僵硬起来拿不动笔,秦先生便早早地给他们放了年假,回家过年。

秦先生也拿了贾府给的月钱和特意准备的年货回了老家准备过年,走之前还特意交代自己最得意的学生贾琰不能荒废了学业,年后回来他是要抽查他们的功课的。

秦先生这次回乡还是有一个目的的,他自己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举人,当年考会试时屡屡落榜,但他老家还真出了一个大人物前任礼部尚书张泽之。

这位张大人出生贫寒,四岁丧父,只有一位寡母靠卖豆腐将他扶养长大,二十出头便高中状元可谓风光无限,但好景不长中间接连被贬,五十多岁才再次被重用,最后官居正一品内阁首辅,门下弟子众多,六十多岁时自请退位让贤。

秦先生老家在山东,他年轻时也曾受过这位张大人的指点,此次也是听说张大人在老家有意收一位关门弟子,想着自己的学生贾琰无论是才学还是资质都是上乘,便想要从中引荐一番,探探张大人的口风。

——

秦先生走了,贾琰也每日早起背书,练字,从不荒废学业,先生的打算也与他说过,但想要让前任首辅张大人看中他,收他为弟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自身也要更加努力,向张大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就在贾琰每日苦读的时间里,时间也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腊八这天,作为一年中的一个重要节日,贾府上下都忙碌了起来,就连丫鬟婆子这几天也带着喜气,各个穿红着绿的。

腊八节的主要习俗有喝腊八粥、泡腊八蒜、吃冰、晒腊八豆腐、吃腊八面、吃麦仁饭、祭祀祖先和神明祈求丰收吉祥等。

一早贾府上就煮起了腊八粥,丫鬟下人们在这一天也能喝上一碗热呼呼的腊八粥,虽然都是用最简单的食材做的,但也算冬日里难得的美味,更何况一些穷苦人家有时连一碗最简单的粥都是喝不起的。

贾府主子们喝的粥则更为精细一些,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莲子、桂圆、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以作点染,这样做出的粥口感丰富,也备受豪门贵族的喜爱。

今儿个一早,晴雯提来的饭便有老太太特地派人送来的粥,贾琰喝了一碗便觉浑身暖洋洋的,驱散了冬日的严寒。

看食盒里还有许多剩的,便让晴雯她们分了去,自己则回了书房打算继续温书。

晴雯看他要进书房看书,害怕二爷看书又忘了时辰,赶忙说了老太太的嘱咐:“叫大家晚饭一起到她院子去用,一家人也好趁着节日热闹热闹。”

贾琰原本的打算便是晚间去祖母那里,这时听了晴雯的话,也点头应了下来。

——

晚间,贾琰便由晴雯等人伺候着换了衣服,带着人去了贾母院中,由丫鬟通传进入堂内。

进入堂内,只见堂上贾母坐在上首,贾宝玉依偎在其怀中,黛玉坐在其身旁,邢夫人、王夫人和迎春等人坐在下首,堂间一片欢乐。

又听贾宝玉在旁将贾母哄的开怀大笑,贾母将其揽在怀中,一阵心肝宝贝的叫,可见是极疼爱这个孙子。

贾琰见了,先是含笑着上前给贾母请安,又对一旁的邢夫人、母亲王夫人等人行礼问安。

见他来,贾母忙招手让他到自己身边来,笑道:“还不快过来,一早便盼你来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