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心中激愤,头又疼得厉害,哀叫道:“朕的头疾早些年病根深种,近年半点忍不了这痛楚!疼起来要命!孙倪,你快请那个什么……”
“梅含。”
孙倪忙答道。
“正是那位小神医!”
梅含早在外头候着,进来后匆忙行礼,药箱里拿出艾条银针等物用以做掩饰,在皇帝身上扎了二十多针后悄然施出“疗愈”
之法,立时疼痛缓和。
孙倪装作舒了口气的样子:“陛下,可算好了些了吧!快别想糟心事儿了,定是今日上朝又有人惹您不痛快了!都是该死的蠢物!”
皇帝闭目养神,淡淡道:“不过又在哭穷,说些反对新建宫殿的话,胡说八道。连沈寒明也未参与反对,这几年的亏空也早补回来,轮不到,也用不着他们忧国忧民。”
沈寒明这名字孙倪也算熟悉。
半年前沈寒明任按察司副使查办了给孙倪行贿求个功名冠带的盐商,幸好那商人临死前把银钱往来的账本烧了大半,否则孙倪恐怕难逃牢狱之灾。
沈寒明作风干净,亲眷也清白,孙倪想对付他也不容易,后来孙倪暗中把他兄弟沈寒星抽调进了随他去青莲村办事的名单,想着路途遥远,总有办法先把他至亲整治一顿。
青莲村中,被孙倪叫到屋内被梅生施法所杀的人正是沈寒星。
那武举人出生的年轻锦衣卫,在镇抚司里颇受注视,孙倪没想过要沈寒星的命……自那之后,孙倪也不打算再找沈寒明的麻烦了。
沈寒明在弟弟死后则性情大变,突然熟悉起本朝为官之道,不仅用雷霆手段查明之前东海盐商逃亡的妻女去向,还逼迫其整个宗族将几十年的家底都吐干净。说是查获得,更像掠夺,总共归集了白银一百五十万两,平了盐商贪污的账,还私底下拿了二百两贿赂了上头,之后因其了案完毕,官升一级。凡他所搜查的官员无不能将贪污银两查个一清二楚的,填补国库亏空之功少不了他的份。
皇城朱墙边,一红袍官服青年男子猛地往前栽去。
他身上虚浮无力,经脉各处都透着股寒意,恰逢那条小道少有宫女太监往来,独自在的青石砖上躺了良久。
这青年身形单薄,深邃的眉眼消瘦得凹陷嶙峋,三分像人,七分像吊死鬼。凝结的病气入骨,怨气凝在他口腹之中,摔的狼狈也无心呼痛。
后来还是有人将之搀扶。
缠着银光的苍白手掌细腻如羊脂白玉,器物般的冷硬,捏着他的手腕,道:“胸闷?”
男子喘息道:“是闷痛得厉害。”
“你并无大碍,脉象无异,你有心病。不宜多思,不宜多虑。”
“姑娘神医妙手。”
他推开仍在搀扶的人,掸了掸身上尘土,“我总是在人世难以顺畅呼吸,不思不虑不成了傻子,成了那副蠢样我还不如死。”
皇城污秽,茅房较之都显得高雅,每次入宫都要窒息。
在这里能顺畅呼吸,只有苍蝇。
“多谢。”
他匆匆转身,不再多看,朝着宫门外走去。
这宫里三万太监宫女洒扫,本格外洁净,偏偏他跌下去,沾得满身浊气。身后那些肉眼不可见的万千泥泞和悲凉,蚀骨之蛆似的贴覆于他。
梅生移不开眼,脱口唤道:“沈寒明。”
男子僵住,背脊缓沉,比年迈之人更佝偻,也不应答,仿佛回了头会遭至无可挽回的厄运。
离开青莲村那天,梅生再度因施蛊惑法术陷入整夜幻梦。挥刀自裁,浇她满身鲜血的兵士魂魄久久不愿散开,纠缠着令她目睹其平生记忆。
出生时父母为之取名沈寒星。
寒夜之星,璀璨光明。
父母老来得子,在家中格外受宠,母亲从未唠叨,父亲也从未呵斥过,慈爱温柔地将他养成几乎是姑娘般天真的性子。
他喜爱母亲园中养育的斑斓花草,喜欢池子里养着的艳红金鱼,喜欢天空中自由飞鸟,喜欢诗歌,爱听小曲儿。亏得有个长自己一轮的兄长沈寒明,是家中唯一板着脸教育他的人,否则他倒要成了烂泥扶不上墙的公子哥儿了。
兄长读书十载,聪明绝顶,仅入试一回便能高中任官,为人谦逊,人品卓越,做官更是公道清廉。
早些年家中拜见之人源源不绝,门槛几欲踏歪。兄长决定举家搬迁京城郊外,那里住的都是平头百姓,远离京城富华之地,沈寒星也寂寞一阵,好在哪怕在乡野平民之间也能听到兄长的好名声,他倍感自豪,也不多埋怨了。
沈寒明做事铁面无私,说一不二,更不屑官场虚与委蛇的客套,尽管担任要职公务繁忙,却还穿着单薄衣裳,用着陈旧笔墨。眉宇间盘踞挥之不去操劳过度的疲倦,才不过而立之年,头上生出不少刺眼的白发。
他不拿刀剑,不穿盔甲,骨瘦嶙峋,看着像个久病之人。
十六岁时沈寒星在武举考试中拿得头筹,被选进锦衣卫,兵刃在身的小官不用上朝堂,夜晚在京城里巡夜时,他是帝国的金贵猎犬,品级虽比兄长低,可日子过得还比兄长好些。在夜巡结束后还有不少好处,去小店里吃早茶不用钱,去铁匠铺里修刀不用钱,若沈寒星不经意多摸几下刀柄,临走时衣裳口袋里还要多些碎银两。
这京城里除了贵族的住处,都人满为患,物价也跟着水涨船高。城外买十个鸡蛋的钱在京城只能买到一个,幸好借了身上官服的势,沈寒星就算想给钱买东西也没几个人百姓敢要,否则他那一身派头也要跟兄长一样寒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