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隶奉上茶恭敬道:“禀世子,相公今日不在衙内,带着快班下县去了,稍晚便回。”
“所为何事?”
两名皂隶互看了一眼,缓缓道:“因着京城催收军粮紧了,相公便亲去收粮。”
耿康安眉头紧皱,“我一路而来,见本城百姓是艰难,怎么史知府没有上奏朝廷吗?”
“这……我等就不知了。”
耿康安挥手让他们下去,不多时,衙署各官吏齐齐过来见礼。
又在花厅内安排了上好的宴席,请了世子、章宗文、章宗武上座,由本府通判等人作陪。
而章玉林等人则被安排在城内驿馆吃住。
驿丞听说他们是荆王世子一行,倒也有意奉承,只是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勉强给他们煮了一大锅稀粥,蒸些杂粮窝头,配上几碟子咸菜。
“慢待各位了,因是本城内从去年春夏开始,便雨水不丰,秋粮无着,只能备下这些。”
孔方拱手客气道:“多谢多谢,已十分好了。”
章玉林倒也不是嫌弃饭食简单,只是觉得这驿馆太脏。
外面便是马厩猪圈,一股臊臭味扑鼻。。五⑧16o。coΜ
加上碗盘、筷子油腻得很,想来是因为干旱,井水不多,也没咋洗,上面也不知沾了多少人的口水。
拿自用碗筷吃完饭后,章玉林和孔方等人出门四处看看。
外面摆地摊的比较热闹,开店铺的却没有多少,大多打烊。
路边有夫妻俩人带着两小儿女,枯坐在地,头上一样也是插着草标。
一名管家样中年男人走了过来,“这是你浑家?”
“正是!不知老爷可是要把我们一家买下?”
“哪里需要这么多人,家里老太公还缺个会捶腿的下人,且将你浑家买了,好歹有个活路。”
俩夫妻立时哭丧着脸,哀求道:“老爷行行好,我这两儿女也是能干活的,不如一同买去。”
“你这人好不啰嗦,现在啥年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不买了,不买了。”
夫妻俩见那男子急急走了,拦阻不及,双双抱头痛哭。
“娃他爹,咱们可怎么办呀?”
“如此年成,将来何以为生,与其饿死,不如自杀为快。”
说罢,一家四口哭成一团。
章玉林深恨作者没有给她安排空间,若是有吃不尽的米粮,这些人也不至于饿死。
“城内没有救济粮吗?比如粥棚什么的。”
章玉林上前问道。
“哪里来的救济粮?官吏还要收军粮呢。”
男子收了眼泪,恨恨道。
章玉林皱眉问道:“那城里现在还有粮吗?”
青州城的人要是饿死了,不等蛮军攻城,城自破矣。
“有!城里有些富户存了不少粮,因为蛮军南下,还没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