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小镇行人更少。年三十那晚,云梨还在老酒馆尝酒记味。
梁池路过时看见屋内有灯,跑进来道“去你小筑不见你,寻了半晌皆无踪迹,原来竟跑到店里了,大年三十也不歇着?”
云梨道“梁叔寻我何事?”
梁池道“年三十找你还有什么事,当然是吃饭呀。”
说罢将她拉出店门,一边锁着铺面一边道“你婶子叨咕你半天了,说你人不来,礼也不来。”
“哎呀!”
云梨急道“都是我不好,我这便再去准备。”
梁池忙将她拉回来,笑道“我拿话唬你呢,不这么说你能甘心出来?你婶子盼你过去都来不及,礼不礼的有什么要紧。”
话虽这么说着,临近家门时,云梨还是进去搬了坛酒,出门时似乎听到什么动静,但她这会着急,来不及细看就匆匆跟着梁池走了。
梁婶正在厨房忙活,见云梨进来忙擦了手迎出去,“中午不见你来,还埋怨了你梁叔一通。”
云梨将酒递与梁婶“本该是你们一家团圆,凑上我只怕不便。这是我今年新启的酒,送给你们尝尝鲜。”
梁婶道“怎的说起这些见外的话?你只身在外,不在梁婶这里团圆却到哪里团圆?”
说着将她拉进屋里,拢火烹茶,自己又去忙活。
云梨鲜少做客,左右不自在。便还是跟到厨房,站在一旁笑道“梁婶可有需要我帮忙的?”
梁婶抽空看了她一眼,见她瑟缩着站在门口,心中一暖,也不忍再拒绝,叫过她道“案板上有些洗好的菜,你帮忙切好,小心刀刃,锋利着呢。”
“好!”
云梨笑应着挽起袖子忙活。
梁婶回头,见她低垂着脑袋,做事认真的样子难免又惹她心疼起来。
想起当初她衣衫褴褛逃难至此,双亲身故,无依无靠,全凭着好手艺才在此处落稳脚跟。
逢年过节只能看着家家户户团圆笑闹,她的小筑却一直是冷冷清清。
早前邀过她几次,但每次都被她躲开。云梨心地善良,不愿给人添麻烦又不愿让人难做。
是以今年春节,梁婶赶着梁池出门,定要他找到云梨回来一起过节才行。
两人在厨房忙得脚不沾地,听见外面又有动静,原来是梁婶的两个儿子携妻带子回来了,院中热闹一团。
云梨透过厨房的窗棂看着,心里暖融一片,但随后又升腾起巨大的落差。
这种落差在她离开梁婶家后愈难受,梁婶原要留她守岁,可云梨已经有了一次团年,再不能打扰他们阖家守岁,于是只能提前偷偷离开。
街上爆竹噼里啪啦乱响,偶有调皮捣蛋的孩童将炮竹扔到她面前故意吓唬,她也不恼,只是面带无奈微笑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