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风,游览步道上一片寂静,耳边只有两人踩雪的声音,眼中只有银装素裹的树木。四周一片洁白,手电筒的灯光照得比预想中的更远。夜晚的雪景,如梦似幻。
“真够远的。”
走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后,青江说。
“是啊。不过,死者也走过这条路吧?”
“不,被害者好像是从另一头走过来的。当时刚刚下过一场雪,雪地上只留下了被害者的足迹。”
“另一头?要怎么过去?有公交车吗?”
“没有吧。只能是出租车,但是我坐的那辆出租车的司机觉得很奇怪,说不会有客人在那种地方下车。”
和羽原圆华谈论的时候,青江自己心中也涌起了疑问。被害者为什么要这么做?从另一头走上游览步道,是不是有什么含义?
而更让他在意的,还是羽原圆华的朋友。他和硫化氢事故到底有什么关系?
他的脑海中瞬间出现了一个念头:是这位朋友制造了事故。这就能说明她为什么要到发生事故的地方来了。可是——青江本身的知识又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这是做不到的,这不是人为可以引发的事故。虽然赤熊温泉的那次,或许可以像中冈警官说的那样蛮干,但这次却是不可能的。被害者是孤身一人,脚印也只有一个人的。又不是本格推理小说,不会有什么不在雪地上留下脚印的移动方法。
正想着,羽原圆华用自己的手电筒往前照着,说了声:“是那个吧?”
青江也向前望去,没看见类似长椅的物体。“在哪儿?”
他问。
“那里,看。”
她加快了脚步。青江跟了上去。
道路转了个弯,路边有个方方的雪堆。羽原圆华在雪堆前停下脚步,用戴着手套的手把雪扫去。雪下是长椅的椅面,靠背和扶手也露了出来。
“真的是啊。积了这么厚的雪,亏你认得出来。”
如果换成自己,肯定就错过了。青江想。
“这算什么。状态我已经想象出来了。”
说着,羽原圆华用手电筒向四周照了几照,最后将光柱射向上方的斜面。
“你在做什么?”
青江问。
“嗯……我在想,气体是从哪里流动过来的。”
“应该是从上面吧。硫化氢比空气重,如果是夏天的话,就算有气体从地面喷出来,也会扩散掉的。”
“因为地热产生了上升气流,对吧?”
青江看着回答得十分干脆的羽原圆华。
“你知道得真清楚。没错。与此相反,冬天地面很冷,在没有风的日子里,空气几乎静止不动。所以气体只会一路向低处流动,积存在低洼处。”
她闷闷不乐地低声道:“所以选中了这个季节啊。”
“选中?什么意思?”
“没什么。”
她皱起眉,隔着帽子抓了抓头,“对了,教授,你知道被害者的情况吗?”
“什么情况?”
“什么情况都行。住址啦,名字啦,职业啦,什么的。”
“哦,名字和职业我问过的,是个不出名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