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这才坐下。
“皇兄,看你面色不太好,可是心疾又犯了?”
坐在太子旁边位置的男子出声问道。
太子颔:“老毛病了,多谢二弟关心。”
二皇子长着一张国字脸,身材健硕,眼神中带着傲慢:“既是身体抱恙,皇兄应该在府中歇着才是,何必受累前来。”
“宋将军凯旋,大败北戎,乃是我朝的大喜事,本宫自然要来祝贺。”
太子朝宋北逸看去。
宋北逸连忙起身:“臣,谢过太子殿下。”
太子微笑道:“宋将军不必多礼。”
“陛下驾到——”
“皇后娘娘驾到——”
“贵妃娘娘驾到——”
随着内侍的三声高喊,一道明黄的身影从里侧走来。
殿里众人再次起身行礼,高呼,“恭迎陛下、皇后娘娘、贵妃娘娘。”
“众卿平身。”
皇帝威严地说道。
落座后,清颜忍不住悄悄去看。
皇帝四十多岁的样子,与二皇子一样的国字脸,一双眼睛不怒自威。身边的皇后端庄大气,保养得宜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坐在皇后下手的贵妃,长得明艳动人,一双挑花眼脉脉含情。
皇帝朝他们这边看过来,清颜赶紧收回视线。
“武安侯府又出了一位少年英雄,老侯爷功不可没啊!”
皇帝欣慰地说道。
老侯爷与有荣焉:“陛下谬赞,老臣年迈,未能教给他多少,他能有今日还有赖陛下的提拔。”
皇帝摇头道:“老侯爷谦虚了,您一手培养的两个好儿郎,便是我大渊少有的将才呀,可惜天妒英才。”
提起自己的两个儿子,老侯爷至今仍心疼不已。
皇帝似是陷入了回忆:“孤近来也不知怎的,总是想起以前的事,想起景元还在时,孤与他一起打猎,一起喝酒,一起许下豪言壮语,本以为我们能君臣携手,共同守护我大渊的河山和百姓,没想到景元竟这么早就去了,还有景云,小时候老跟在我们后头,风华正茂的年纪也跟着景元走了。”
大殿内一时间寂静无声,在座的基本都见过那两位宋将军,没见过的也听过他们的事迹。纷纷跟着惋惜,那是两个何等惊才绝艳的少年啊,若他们还在,哪个还敢来犯?!
皇后见气氛不对,开口劝道:“陛下莫要伤怀了,提起两位将军,是大渊所有人的痛,好在两位将军后继有人,如今的小宋将军,不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吗?”
皇帝从伤感中回过神来:“皇后说得对,今日一见这孩子孤就想到了景元,他若在,也会感到欣慰的。”
“是啊,陛下,如今小宋将军已娶妻,过不了几年,武安侯府又会有小辈了,侯府人丁兴旺,大渊的将军也会人才辈出。”
贵妃出声道,声音婉转动听。
皇帝放声大笑:“还是贵妃能言会道,这话说到孤心坎上了。”
说罢,看向宋北逸,调侃道:“小宋将军可要努力了。”
宋北逸脸上表情并无变化,躬身道:“是,陛下。”
清颜又感到数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无奈只能做娇羞状低下头。
即便是这样,还是被人给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