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美女啊?”
3月7日被称为女生节,不少商家抓着过节的风头送小礼品,吸引客人,黎雨也因此单量多了起来,忙个不停。
她和店里的文静一起送花到一家新开不久的烤肉店,门口贴了张海报,硕大的几个红色字体十分醒目,“今明两日,一律八八折!”
包了一整天的花,像干了一天流水线工作,腰酸背疼,中午随便吃了几口,闻到烤肉香,黎雨快饿晕了,拉着文静打算吃一顿再走。
文静拒绝:“不用了,我回去吃。”
黎雨:“我请客,走。”
文静出生于一个落后的乡下,平时生活节省得很,自己就过得捉襟见肘,那么点工资每个月还要打回家给父母,养成年的弟弟。
最开始,黎雨听了开玩笑地说她“伏弟魔”
,文静一脸茫然都没懂是什么意思。
黎雨便再也没提过。
有些玩笑话放在现实中并不好笑。
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了眼界和行为,从心底里文静不觉得她给家里打钱有任何问题,她之前在厂里打过两年工,第一次找上门的时候,黎雨很直接的告诉她,如果着急挣钱,来学花艺不是明智之举,没必要浪费时间。
文静说,她虽然没文化,但知道一直待在厂里当流水线工人没意思,想学一门手艺,只要肯坚持,以后的路肯定比在厂里好走,说不定自己也能回镇上开个花店。
而且作为女孩,对鲜花的向往肯定超过螺丝钉。
对方有诚意,黎雨没拒绝的理由。
“小雨,其实徐娅依她人还不错,你别生她的气。”
文静小心翼翼地说道。
黎雨现在眼里只有烤盘儿上滋滋儿冒油的五花肉:“我不是针对她,我只是不喜欢做事儿不认真的人。”
徐娅依是来店里学花艺的另一个女孩,她和文静目的不同,是抱着对这一行的幻想而来。
最开始,她在网上关注了黎雨分享花艺相关的账号,被吸引,天天和花打交道,还能赚钱,多么岁月静好的生活啊。
从图片内容看的确是这样。
来之后发现,其实很枯燥,特别是做有些团单,比如最近妇女节的小花束,和流水线工人简直没区别,还是个劳苦的体力活儿,三个女孩包了好几天,重复而机械,一遍又一遍,不小心手会受伤,也不是照片上那样,只用穿着漂亮衣服拍几张照片。
黎雨很小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岁月静好,从来没有。
文静说:“她年纪小嘛,需要慢慢适应的。”
黎雨笑了:“你也比她大不了几岁,怎么就不像她那样,做点事儿这痛那痛,跟我小时候做作业有一拼,今天厕所的门槛差点没被她踩烂。”
文静立马着急解释:“徐娅依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吃不得苦的,怎么能跟我比。”
文静根本没意识到话说的哪里不对劲。
黎雨明白她的意思,其实是在下意识否定自己,并不是反讽徐娅依不能吃苦,但说出口外人听着不对味儿,容易被人误解成绿茶,但实际上是因为文静某方面太单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