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语若:“爷爷一直盼着咱们?家出一个读书人改换门庭,这个全家都清楚,这些年大伯一直没考上,听奶奶的意思,现?在是觉得大伯娘妨碍了大伯的仕途,是吧?”
秋老头听她说的竟然是老大屡考不中的事,心里虽然不快,但还?是承认的点了点头。
今年秋老大又一次落榜了,因为分家,秋老大读书不再像以前?那样宽裕,捉襟见肘的日子过的秋家老两口心里冒火。
对于周老太来说,家里没了秋语若这个出气筒,再承担她心气不顺的人,就换成了儿媳妇,老三一家分出去了,对她周老太不方便无故找错。
她把气大部分都发在了大儿媳身上,为了骂起来更方便,也为了长子屡次不中找借口,她把长子考不中的原因都归在了儿媳妇身上,说是她妨碍的。
秋语若看?秋老头也承认,就摇头,然后叹气道:“我虽对大伯有怨,但是平心而论,以大伯的资质,应该早就考中秀才了。
至于一直没考中,确实受了妨碍,只是并不是大伯娘。”
秋老头:“竟然不是因为她!”
秋语若肯定道:“绝对不是她的原因!”
秋老头疑惑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秋语若看?向秋老头,面上就有了悲戚:“爷爷,你?还?记得我弟弟么?你?可能不知?道,我弟弟当时只有三岁,但是我娘教我识字的时候,他只在一旁跟着听过,就比我记得还?牢靠!”
秋老头听完心里剧震:“这事,从未听你?爹娘说过呀!”
秋语若刚才的悲戚是假,但是想到爹娘和弟弟,悲意升起,眼泪就下来了。
她哭着说:“教我识字的是我娘,我娘对奶奶说弟弟聪明?,奶奶就骂她,说弟弟身上流着碑匠家的血脉,不识字就罢了,要真识上几个字,就跟坟头打交道去吧。”
秋老头:!!!
秋语若不让自己陷在悲痛之中,擦了擦眼泪,“我爹为了不想惹祖母,再不敢提弟弟聪明?的事,只对您说让我弟弟长大了去读书。”
这个秋老头还?是有印象的,老二自来就孝顺,自己和老婆子决定的事,他很少反犟过,但是对于孙子读书的事,却一再跟自己提起。
秋语若:“奶奶事弟弟的亲祖母,她对弟弟说的话,最后一语成箴,弟弟三岁就认识了大部分字,然后三岁就走?了。
弟弟生来不俗,就算没长成,也事要带走?些什么的,所以爹娘也跟着他走?了。”
秋语若一本正经的胡编。
秋老头听完,对她的话竟然是信了三分,然后心里就是一痛。
秋语若继续:“都说寒门难出贵子,我曾经不能完全理解,现?在终于明?白了,这个难,不止是资源上的难,还?有寒门自身的难。
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只因为……哎!
依着我弟弟的资质,他如果?能平安长大,咱们?家哪怕出不了贵子,一个秀才他还?是能考中的。
但是弟弟被他的亲祖母,一语成箴说死在了幼年。”
秋老头原本就有些痛的心,好像又被扎了一下。
其他人都没有插话,秋语若继续:“以前?还?在家里的时候,祖母总说我是丧门星。
爷爷,您好好想想,如果?我真是丧门星,为什么除了被她一语成箴说死的三岁弟弟,连带着把我父母也带走?之后,家里再也没有出过什么不好的事?
为什么我嫁到苏家,已经被大夫认定不会?再醒来的夫君,随便喝了几个月的药就醒了?”
秋老头听到这里,对秋语若的说辞已经信了八成。
他觉得自己不是被秋语若随意几句话说动的,实在是苏云廷就活生生的行动自如的坐在对面,让他不想信都不行。
被秋语若说动的,又何止秋老头,三婶也觉得秋语若说的在理。
秋语若说完,三婶就忍不住说:“语若弟弟确实聪明?,比二生只大一点,但是二生三岁的时候,都没他两岁的时候懂话。
才刚会?说话的时候,不管大人说什么,他都能听懂!”
秋老头对秋语若说的原本就信了八成,现?在又听老三家的说起去世孙子的聪明?,他就觉得眼前?一阵阵的发黑……
秋三叔见老爹面……
秋三叔见老爹面色不对,毕竟是亲爹,他倒是还不盼着他有什么事,就扯了妻子一下,示意她别再说了。
秋老头深吸了几口气?,院子里周老太还在继续叫骂,曾经这些从不过他耳朵,更不会?入他心的叫骂,原来竟是那么的恶毒难忍!
自己家几辈子盼来的改换门庭的希望,就是被她生生给骂死的呀!
老大?自小也是天赋出众,后来屡屡不中,一定也是因为有她这个丧门星亲娘,才折损了福气?考不中的!
秋老头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家里能出个真正的读书人,让自家迈入‘士’的行列。
现在,儿?子被亲娘连累的考不中,资质出众的孙子,还没来得及显露天赋,就被她给骂死了,就连满身福气?的孙女,也因为她为了推卸责任,连年的辱骂,现在对家里存了恼恨!
秋老头越想越难受,就算大?口的喘息,也觉得心里缺了一口气?。
他大?口喘息的样子,把秋三叔吓的不轻,赶紧跑到他跟前给他顺气?。
三婶也吓到不轻,过去又是端水又是捶背的。
秋老头慢慢平静下来,对儿?子和儿?媳妇挥挥手?,长出一口气?。
他是又悔又恨又无奈,之后只能说出一句:“娶妻当娶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