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也在1017d的同步轨道上,从“太岁”
看去,近乎处于悬停的状态。它们非常分散,看不出明显的队列,仿佛沉默的虫群,等待攻击的命令。
“太岁”
成功泊入同步轨道!
空间站上所有乘员都被唤醒,尼科诺夫指挥官开始接管。由于共享根权限,周晓辰同步收到命令。
“太岁”
启动全面自检,每一个舱室都要由人工智能和人类双重确认。
自检完成。
无人探测器预热。
探测器发射!
在发动机亮起的瞬间,探测器仿佛在深空中忽然点亮的陨石,流星一样朝着1017d坠落!
虫巢
如果虫族也有自己的岁月史书,大概会这样记载:“每当火流星划过,就是灾难的预兆。”
随着探测器击穿1017d稀薄的大气,摄像头传回的照片借用“太岁”
的计算核心处理,周晓辰也共享了视野。
从高空俯瞰,1017d晨昏线仿佛这颗星球上的一道长长的伤疤。深褐色的痕迹像铁轨一样贯穿了晨昏线,并叶脉一样分别向阴面和阳面延伸,形成一张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这就是虫族的生命线。
周晓辰第一次从“他者”
的视角观看一颗星球上的文明造物。当一种宇宙奇观是由人类建成时,我们只会觉得壮美;而当它出自于非人的物种时,却让人不寒而栗。
战略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虫族的母虫,加以消灭。
母虫是虫族的大脑,失去母虫的虫族只不过是虫子,是人类纵然无法彻底消灭,也不会畏惧的生物。
正如人类会用坚硬的颅骨保护大脑,虫族也会用坚固的虫巢来保护母虫。虫巢不是一个肉眼可见的马蜂窝,而是深藏在1017d的地下堡垒之中,并且数量众多。
狡兔尚且三窟,何况母虫?
一只忙碌的蚂蚁忽然停下了搬运,抬起头,看向了摄像头。
透过那只蚂蚁的复眼,周晓辰与“祂”
对视了。
她感觉到一种和“太岁”
对视相似的恐怖,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来自真正智慧生物的冰冷注视。周晓辰知道自己与祂早已相识——“太岁”
就是他们第一次交手的战场。
蚂蚁仿佛祂向人类打的一声招呼,下一刻,这只探测器熄灭了。
但更多的无人探测器还在向1017d坠落,从不同坐标拍摄的图像形成阵列,对纵横延伸的建筑工事进行3d还原,于是在周晓辰眼前巨大的全景屏幕上,虫族的宇宙奇观像搭积木一样逐渐显现。
这时候尼科诺夫指挥官发来一条通讯:“你认为母虫会在哪里?”
周晓辰:“我的看法?”
“母虫的‘决策器官’,和你的大脑非常相似。”
尼科诺夫:“神经元相互竞争资源,不断坏死和重新生长,最终达到算力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