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急抽身逃窜。槐兄丝毫不与他机会,一拱马,一枪正钉在他后心。槐兄一声冷笑,将枪一抽,独眼海贼登时伏尸街上。
“飞兄不必担心。我二人马大枪长,解决几个步行海贼不在话下。”
槐兄狞笑道。
我丝毫不敢怠慢,紧握裹在布下大枪,偷瞄四下海贼动静。但街上众贼却毫无拔刀围攻之意,只是冷冷盯着我三人不放。
“哼,恐怕这几个海贼嚣张跋扈,在贼群中亦不受待见。这等污血,真是脏了我的布料。”
槐兄冷笑一声,便将大枪重新挎好,催马向前,向惨叫方向缓缓前行。我与蒲先生两人见此,忙催马跟紧。与昂首挺胸、胸有成竹的槐兄不同,我机警探听四下的动静,随时准备抡枪突围,却见那些海贼只是冷冷相视,并不动手。缓步片刻,我们三人已至东村海湾。只见岸边铺着一座巨大码头,沿岸足有数十丈。
蒲先生催马,“噔噔”
踏上码头木板,道:“有些奇特,这码头未免大得出奇。”
我随声应和:“蒲先生所言甚是。虽然此处胡乱泊着不少渔船,但这码头通向海中足够有数丈,就这等吃水浅的小渔船而言,无须如此。”
槐兄点头道:“确实。此码头似是为吃水深的大船所建。”
说着,槐兄脸一沉:“码头空空荡荡,不似商港。莫非是为停泊军船而设?”
蒲先生跳下马,仔细查看码头的木板,道:“据我看来,这码头自完工至今,大约经过有二十个年头。”
“莫非是旗人所造的军港?”
我转念一想,摇头道:“但如今却放任海贼在此猖獗,这绝不似大权在握的旗人所为。那却是何人……”
“恐怕……是起义军。”
蒲先生语出惊人。
我忙在脑中回想一番,道:“但二十年间,文登一带却并未有人起兵才是?”
“半途而废的起义,为数还少么?”
话未过半,蒲先生放眼一瞥,低声道:“果然海贼始终跟踪监视。我等不宜在此久留,以免节外生枝。”
言毕,蒲先生跳上马。
槐兄连点头:“这处码头,恐怕正是海贼运兵所用。我等既不见大船,想是因伏击衙役的海贼乘船返回老巢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