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先生大笑道:“想周海龙曾在此谋划兴兵,有弩枪之备却并不奇怪。只是这物件。”
蒲先生说着,顺势与我递来个黑色扁长匣子。
我不解道:“此是何物?”
蒲先生一笑,将匣子装在弩上打紧,道:“连弩。”
我大惊:“相传连弩早已失传,怎会……”
话音未落,只听蒲先生悠然道:“‘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只是不知此弩是诸葛孔明原初设计,或是由马德衡改进过之物?可惜我方才问周先生,他只知此物是成仙寻来,并不知来历。”
蒲先生言罢将匣子又拆下,自其中取出一支弩箭,道:“飞,此箭无翎,故此射程不远。但若只是在天井处射杀贼寇,足矣!”
我颔首称好,却见蒲先生肩上已挎上长弓,笑道:“蒲先生,看来此行已寻着宝物了?”
蒲先生忙将长弓摘下,道:“是好弓,是好弓!飞,你可知制弓需有六材?此弓尽取六材上品,实在难得!”
我苦笑道:“我不曾习得弓箭,只曾与师父苦练枪打箭翎之技。”
蒲先生兴致勃勃道:“六材,乃是干、角、筋、胶、丝、漆。”
言罢,蒲先生将弓身一捋:“干,柘木为上,可令弓矢远发。”
接着他将弓腹一指:“角,牛戴牛为最,可令弓矢疾发。”
随即他将弓弦一拨:“筋,剽兽为佳,可令弓矢劲发。”
继而他将弓角一点:“胶,鱼皮为优,可令长弓紧和。”
而后他将弓臂一弹:“丝,冰透为美,可令长弓牢固。”
末了他又将弓身一抚:“漆,清者为先,可令长弓御寒暑。”
听蒲先生一席话,我虽不明其中玄机,却深感其中奥妙,遂忙点头附和道:“说得好,说得好!敢问所制此弓六材,皆是各取其中最上品么?”
“正是!”
蒲先生道,“非但如此,制弓当冬剖干、春治角、夏合筋,秋拢诸材。就此弓而言,正是丝毫不差,必是出自名匠之手!只是郑如豹这宝弓,如今可要随我蒲姓了!”
见蒲先生喜形于色,我不禁笑道:“蒲先生,我等来此寨中杀人越货,却不反倒像个强盗?”
未及蒲先生作答,武玲姑娘早道:“严飞哥哥怎可与恶贼自比?岂不是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