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杖责亲军指挥使
林飞长呼了一口气:“这位王爷,其人看着就是心思深沉,不……是深不可测。”
依然如同原来那个世界的大明朝。
大商朝的军事体制中,没有常设“大将军”
。
生战事时,朝廷会册封大将军,给相应印绶可以统兵。
战事结束,大将军回朝交还印绶,也就是交还兵权。
“大将军”
是战略指挥官。
实际统领一地军务的,最高指挥官叫“总兵”
。
这个职务同样不是常设,战事生时,才临时委任。
总兵没有品级,或者说,品级可大可小。
到底是大是小,全看担任这个职务的,究竟是什么人。
姜英杰除了“靖东王”
这个王爵封号,实际官职全称很长,应该叫“钦命定海大将军、提督渤海军务总兵官”
。
以前说到过,“定海大将军”
这个衔,还是渤海大战后,先皇加封的。
这是表示战事未完。
当时,按说应该班师回朝,可这样一来,姜英杰只能领军镇守东北。
大将军在外征战,不受诏不可回京。
必须一提,正是渤海大战,让姜英杰迅蹿红。
原本姜英杰的势力没这么大。
说起来,东北方向确实不太平。
渤海国虽然退入苦寒之地,却一直厉兵秣马,难说什么时候卷土重来。
只是先皇如此安排,不只防范渤海国,也是让姜英杰没机会争皇位。
另外两个亲王的情况差不太多。
至于四大藩镇,是另一个故事。
事实上,朝廷本无“节度使”
这个官职,包括王婵娟之父王增在内,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大商朝为了防止军人造反,做了很多制度设计,最后却没有挥效果。
因为种种因素,国内仍然形成这种割据局面。
这也就难怪,姜英杰突然出现都城,会让姜华这么紧张。
铃兰出了一个主意:“不如圣上派遣钦差,就说巡查东北军务,带些赏赐给当地官兵,实地探查那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