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也笑了:“这事就得你安排。”
高斜阳脑袋扑愣着,一个劲儿地说:“不行,不行。”
艾锦云拿过文件看了看,说:“这有什么,不就是一个活动吗?”
高斜阳把手一扬:“您来呀!”
艾锦云笑着说:“我来就我来。”
王刚笑嘻嘻地走了,高斜阳看着王刚的背影,不禁感叹道:“多么平易近人的领导啊!天塌下来都不会离开群众的。”
艾锦云嗔怪地看着他:“阴阳怪气,不想干就说不想干。”
高斜阳问她:“你真得干?”
艾锦云无所谓地说:“反正又费什么事,不就是一下嘛,然后写个总结。”
高斜阳挑起了两个拇指:“如此敬业的干部,竟无端被指责,当真还是教育的失败啊!”
艾锦云“去”
了一声,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说:“中午我要休息一下,你去打球吧!”
高斜阳搂着她,懒皮地说:“我也要休息。”
艾锦云看着他,小声问道:“又想了吧?”
高斜阳点点头,艾锦云擦完了手,转过身,用小鼻子顶了顶高斜阳的下巴,说道:“没出息!”
高斜阳一把将她抱起放到了床上……
下午,调查工作又开始了,所有实名举报人都被谈了话,主要是了解课程安排和利用公款走后门问题。取证后,王刚和艾锦云被叫到了小会议室,当被问及课程安排时,艾锦云当其冲说明了事实真相,原来关于课程安排沈定邦是没有插手的,他只是给教务处一个指示,要他们协调好大小科,尤其是地方课程,这些是现代化学校必查的项。这可让王刚和艾锦云为了难,加课吧,会违背课程安排,不加吧,明显不够用,想来想去,最后两人一商量,决定把原有的自习课全部规定了科目,为了配合书香校园的建设,还特意抽出了每周一节的语文课改为硬笔书法课,这样一来给语文教师增加了负担,可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报请沈定邦后,沈定邦立即批准了。这也就是那些人要举报的真正原因。张文柏听完了艾锦云的解释,又问了问王刚,王刚表示确是如此。张文柏皱了皱眉,按理说课程安排是上面颁的文件,不应改动,可现代化学校创建也是势在必行,这个矛盾该如何有个可信服的解决方法呢?他认真思考着。艾锦云好像看出了他的顾忌,说道:“是现代化学校创建重要,还是课程安排重要?”
张文柏说:“这两其实并不矛盾。”
“那您在忧虑什么?”
艾锦云问。张文柏边想边说:“我在想如何才能向老师们说清楚。”
王刚说:“这还不好说,现代化学校验收团都没说课程安排的事,就证明没问题。”
张文柏点了点头,说:“我回去再看看文件,深刻领会一下。”
他突然又道:“你们知道沈校搬办公室的事吗?”
“知道。”
王刚和艾锦云都表示。张文柏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扯上了迷信?”
艾锦云说:“这事您还是问高斜阳吧!”
艾锦云给高斜阳打了电话,手机通了,可就是没人接,王刚说:“可能是在上课,下课我去找他。”
高斜阳被叫到了会议室,提起了沈定邦迷迷信的事,他苦笑了一下,说:“这事也叫事,可真是欲加之罪了。”
接着他就把王亮如何提醒沈定邦老屋子不吉利,劝他搬个办公室的事说了一遍,最后说:“这种事其实我是不信,办公室搬了,还不照样出了这么多事?”
,张文柏叹了口气,说:“是啊!反而给人家找了个借口。”
接着,张文柏又问起了课题的事,这可令高斜阳有些愤怒了。他强压着心里的火气,对张文柏说:“现代化学校的创建必须要有课题,起初我们弄了个教学课题,下了通知,号召老师们积极参与,可等了一天没有人回应,于是艾主任便自作主张建立了课题小组,当然小组成员都是平时表现不错的老师,其中包括了我们几个人。等到教研室报批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沈定邦只好找到在教研室工作的同学,要他跟领导说情,给我们一个机会,教研室主管课题的领导考虑到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便答应了,可还要有一个教育方面的课题,两个课题要并列存在,才能符合标准。沈校怕耽误了时间,便让我搞一个,我也没想那么多,连夜起草了一个计划,然后由艾主任一并交到了教研室。说句不负责任的话,这课题实际上只是为了应付验收,至于能不能结题,谁也没想过。”
一直默默听着的张文柏,这时插了一句话:“你在填写课题组成员时,有没有任人为亲?”
高斜阳说:“我考虑的能力和态度,至于是不是亲人没想过。”
张文柏又说道:“可事实是你写的全是你身边的老人儿,新来的你一个没有,甚至没有主管的副校长。”
高斜阳的心情开始不畅了,他反问张文柏:“您也说了他们是新来的,我怎么能知道他们的能力和态度,副校长乔云山有他自己的工作,话说回来,我是课题组长,选什么人参加课题研究还要听全体老师的吗?”
张文柏说:“这个我不太清楚,不过现在他们告沈定邦的其中一条就是课题的暗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