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人都低下了头,组长语重心长地说:“教育不是作秀,是要脚踏实地啊!继续努力吧!”
停顿了十几秒钟后,才有人说了句:“感谢领导给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一定努力!”
组稿头鼓起了掌,噼哩啪啦的掌声夹带着阵阵的酸痛从人们的手掌中表达出来。
均衡展的验收没有过,这让对大洼地寄予了无限厚望的市区级政府大跌眼镜,这不得不让他们重新审视这所旗帜般的学校。工作组来到了乡里,没有任何预兆,也没有惊动任何有关部门,组员们直接走进了老百姓的家中……
暗访出来的问题让人有些不敢相信,上及三令五申的整改问题在大洼地仍存在着,有的甚至非常严重。体罚、排名、空岗、音乐课播放港台录像、体育课“放羊”
教师三产等等一系列的现象让人们心中对大洼地的那种期望破灭了。
“大洼地小学的领导班子要重组,最多留下一名校长,其余的在全乡聘任。”
这是乡党委扔给陈东海的一句话。陈东海有些为难了,他心里十分清楚,这不仅仅是换班子的事,虽然大洼地不是乡小,但毕竟离城区很近,每年都有三两个人从这里走进城区,也会有三两个人从边远的乡镇被调到这里,这些人都是有后台的,他们的初衷并不是要在这里呆很久,只不过拿这当做一块跳板,目的是要进城,所以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也就更谈不上什么敬业了。他左思右想都拿不定个主意,于是他找来了张文柏。
张文柏给他出了一个更大的难题,就是从上到下全乡聘任。
“是不是步子太大了,会不会惹出麻烦来?”
陈东海忧心忡忡。
“要想彻底解决大洼地明华实败的问题,就要从根儿上动刀。”
张文柏毫不含糊地说道。
“让我再考虑考虑。”
陈东海犹豫地说。
张文柏刚出校长室,迎面碰上了邮递员,先是拿出一叠报纸递给了张文柏,然后又拿出一封信:“这是给陈校的,麻烦您给捎进去吧!”
张文柏点点头。
邮递员走了,张文柏返身又回到校长室,把信放在了陈东海面前的桌子上,说:“给您的信。”
“哪来的?”
陈东海问。
“不知道,没写寄信人地址。”
张文柏看了看信封。
陈东海打开信,这是一封用电脑打成的信,开头这样写道:
陈总校长,您好!
虽然我没有实名给您写这封信,但请一定要相信,信中所述均为事实……
陈东海一愣,忙叫住了刚要走了张文柏:“又是一封举报信。”
张文柏问道:“谁写的?”
“匿名的。”
陈东海把信放在了桌子上。
“匿名的,不用理它。”
张文柏干脆地答道。
陈东海想了想,又拿起了那封信,接着看了下去。
看完之后,他递给了张文柏,说:“就按你说的,从上到下全乡聘任,你做个方案,我去乡里。”
“去乡干嘛?”
“请示啊!”
张文柏想了想,说:“不如先去村委会,先重复他们的同意,然后让村长跟着一同去乡里。”
陈东海点点头:“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