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情满满路漫漫歌词 > 第六十七章无人喝彩(第2页)

第六十七章无人喝彩(第2页)

肖芷若把他们送到饭店门外,趁艾锦云不注意,用手狠狠地掐了高斜阳的大腿一下,疼得高斜阳一咧嘴,但终是没敢叫出声来。

高斜阳把艾锦云送到楼下,他亲了亲闷闷不乐的艾锦云,柔声说:“我们下个礼拜把证领了吧?”

艾锦云摇摇头。高斜阳惊疑地看着她:“怎么了?今天的事影响你心情了吗?”

艾锦云抬起头,用觉悟的目光注视着高斜阳:“如果我们彼此相爱,互相信任,就等金婚纪念日那天再去领证,如果我们走不到那天,领了证又有什么用呢?”

高斜阳点点头:“好!听你的,我们金婚纪念日去领证。”

艾锦云依偎在高斜阳的怀里,仰望着繁星烁烁,银河闪闪,忽然从心底萌了一种冲动,她动情地吻住了高斜阳的下唇……

街灯下,一对暮年夫妇相互搀扶着从远处走近,他们望着这对缠绵在一起的年青人,婆婆说:“多像我们年青那时啊!”

老头子笑着:“只不过我们那时是偷偷的,现在他们是公开的!”

艾锦云觉察到有人走过,松开了紧抱着高斜阳的手臂,侧过脸望了望,看见了一对老年夫妇。在经过他们面前时,婆婆说:“对不起,打扰了!相爱是两个人的事,别管其他人!”

艾锦云微笑着,又紧紧地偎在了高斜阳的怀里……

元旦就要到了,高斜阳把房子重新装修了,家具也都买好了。父母乐得合不拢嘴,他们终于可以省省心了。这天晚上吃完饭,父亲把高斜阳叫到里屋,对他说:“我和你妈商量了,等你婚礼过后,我们就搬回老家住。”

高斜阳一愣,随即说道:“那怎么行!锦云知道了会怪我的!”

父亲笑着说:“有你们这份孝心就行了,我这年纪老毛病多,而且你妈在这住着也不是很习惯,再说家里有了儿媳妇总归不太方便。”

“那苗苗怎么办?”

高斜阳问。“我们还把她带回老家去上学。”

父亲好像早有打算。“再考虑一下吧!”

高斜阳想了想说,“冬季就要到了,老家冷。”

“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人就要随着大自然的冷暖变化来让身体适应,这样更不容易生病,这事就这么定了。”

高斜阳把父亲的决定告诉了艾锦云,艾锦云一听就急眼了:“那怎么行!那不分明说是我容不下他们吗?这传出去我可受不了!”

“可父亲已经决定了,我劝了半天也没用。”

高斜阳表示无可奈何。“我亲自去说!”

艾锦云想了一下说道。

当天晚上,艾锦云跟随高斜阳来见公婆,可任她磨破了嘴皮子,道理说了一大堆,老公公还是一口咬定,非回老家不可。艾锦云长叹了口气,最后她和高斜阳商量,把老家的房子也重新装修一下,安上暖气。还好每天中午可以回家,晚上也可以吃完饭再回城区,这样,实际上还是生活在一起,老人们高兴地点着头。

元旦这天,高艾两家人找了个饭店坐在了一起。之前高斜阳想邀请几个人来见证一下,被艾锦云婉言拒绝了,她重复了那天晚上那位老婆婆的话。高斜阳尊重了她的意见。没有礼炮,没有鲜花,甚至没有席酒,就像是一家人温馨地坐在一起吃个便饭。最高兴的要属苗苗,她上窜下跳的,逗得两家人开怀大笑着。最后,高斜阳和艾锦云举起了杯中的百事可乐,向四位老人敬了“酒”

,祝福他们身体康健,开心快乐!四位老人也乐呵呵地祝福他们恩爱一生,相伴永远!

午饭过后,高斜阳和艾锦云把四位老人分别送回了家,便踏上去往西安的动车,这是艾锦云指定的蜜月地点。用她的话说,让这座见证了华夏民族千年巨变的古都来见证他们相爱的足迹!

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从奴隶制臻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巅峰状态的唐王朝,先后有12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1oo余年之久。它地处中国中、西两大经济地域结合部,是西北各省通往西南、中原及华东的门户与交通枢纽,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深远的历史渊源,使西安成为中国北方西部最大的商品流通中心与物资集散地。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使西安居中国六大古都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高斜阳和艾锦云在这里整整游览了两天。他们登临城墙,仰天长叹,领略纵横古今、穿越时空的浩然大气;他们穿梭于关中书院的步行街和鼓楼洞口的北院门,或捧一只紫砂壶,或玩赏两颗翠玉,或沿门逐店研读招牌匾额,品味喧嚣中的宁静,清新中的古意;他们有时心血来潮,也去易俗社和自乐班凑凑热闹,那石破天惊的撕扯吼叫让秦腔所显示出来的惊天气泣鬼神的阳刚震撼着他们的灵魂。

和中国其它大城市一样,西安不仅有无数高楼大厦,也有很多的酒吧茶室咖啡馆,而这些都一窝蜂地开在了名叫德福巷的一条小街里。

华灯闪耀的夜晚,高斜阳拉着艾锦云的手,漫步在青石板铺成的小径上,悠然自得地行走于德福巷。和西安现存的众多地名一样,德福巷这个名字也起源于唐代,外部建筑是古代的,里面装潢设备却是现代的西式的。来这里消费的大都是高新区有钱的金领白领和没有多少钱但有情调的小资和大学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