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距离李家村还是需要一个多时辰的脚程的,能坐李秀才的马车去,那自是再好不过。
李梁和王氏没有推辞,带着几个孩子上了马车。
马车因为李栓子一家显得有些拥挤。
“梁子,你这两个孩子可有启蒙?”
李秀才见李耀明和李栓子两个孩子不像村里其他孩子一般闹腾,就问了李梁。
李梁道:“我们孩子他娘只教了三字经,你也知道,我学习本就不好,没法教他们太多。”
“倒是没有看见你家耀清和丽华呢?”
李泽和王淑慧有一儿一女,儿子李耀清8岁,女儿李丽华5岁。
李秀才叹了一口气道:“唉,两个小家伙都生了病,染了风寒,他奶奶看着呢。”
“对了,看你家栓子气色好多了,可否告知我辽远大师给开的是什么药方?我拿去县城给望春堂的大夫看看,我家的两个能否吃上一吃。”
李梁点头,说回来就给他拿过去。
然后李秀才又考了一下李耀明和李栓子三字经,发现两个孩子对答如流。
李秀才颇为叹息地道:“可惜族里没有族学,梁子你家的两个孩子都是好苗子,真是可惜了。”
看着李梁明明比他小小三岁却有了点老相的脸,沉吟了一会儿道:“我今年秋闱会上场试试,如果侥幸中举,就把族学给弄起来。到时候,让族里想要读书的孩子都去读书,以后出路也会好上许多!”
“我们族也会慢慢壮大强盛起来,到时候耀明和栓子都去学堂,决不能浪费了两个好苗子!”
李梁和王氏听了十分感激,心里的喜悦那是藏都藏不住,想着砸锅卖铁都要孩子去
!
李耀安
李栓子听了,心里激动了。
在这古代,钱财、人权都建立在权力上。
要是只有钱财没有权力,那再多的钱财也是保不住的。
加上家里的姐姐李莲华是个貌美的,若是他们家毫无功名,那被强取豪夺也是一件极有可能的事。
靠别人总归是靠不住的,若是能去科举,他一定要去那条天梯闯上一闯。
李秀才无意间看向李栓子,只见李栓子看他的眼睛亮得惊人。
李梁想着自家栓子要是能沾一沾李秀才的文气就好了,于是道:“李泽哥,你能不能给我家栓子取个名字啊?我怕栓子夭折,一直没有给栓子取名呢。”
李秀才摸了摸李栓子的头顶,想了想道:“他们这一辈是耀字辈的,栓子从小体弱,就取名为李耀安吧。希望栓子,能安稳一世!”
现在被取名为李耀安的李栓子,抬眼看着李秀才温和的眼睛,闭上眼睛,蹭了蹭放在头顶的手。
王氏看着李耀安这个样子,好笑道:“看来咱栓子,很喜欢这个名字呢!”
“李耀安!李耀安!栓子,娘对你没什么要求,就求你安稳地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