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安也只能站在旁边回复:“今年永熙府有36万户人家,比之去年增加了1560户。”
“其中商户有1080户,其余480户是农户”
李耀安将自己统计的数据一一背给杨知府听,还是头一回有人连新生儿的男娃女娃的数据都统计了的。
杨知府看向李耀安,觉得可以把李耀安放到其他地方去了。
第二天李耀安就被打包到了刑房。
望着满满一屋子的卷宗,李耀安脑袋都快炸了。
有谁还记得他的年龄,童工不能这么用啊!!!
有人鸣冤
“咚!咚!咚!”
有人敲响了府衙的鸣冤鼓。
杨知府急匆匆收拾好自己身上不整齐的官服,拉着还在刑房的李耀安就去了前衙。
这些天,他是真发现李耀安好用了。
以往让人头大的卷宗,被李耀安整理得整整齐齐,牢房中的犯人也有一些重新审理了。
现在牢房都少了很多犯人了,该判什么刑,这小子都不用翻律法的,百分百是正确的。
这次他打算让李耀安在升堂的时候做文书登记,也可以提醒一下他。
没办法,以前他糊里糊涂被赐了个文官。
老爹也不让他辞官不干,他就硬着头皮找了军营中读过书的。
一路上几人有商有量,还让他坐到了知府的位置上。
可前些日子,他身边最得力的那个举人因为年龄问题,回老家了。
他写信给自己认为最厉害的读书人周崇义求助,他就给打包了这么个小屁孩儿过来。
没想到周崇义真是个好人,这李耀安太厉害了。
真不想放人
李耀安这两个月来,也渐渐熟悉了知府衙门,有些公事也被允许参与。
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可杨知府不知怎么的,可着他一只羊薅。
李耀安只得加快脚步,以防被杨知府拖着走。
到了前衙,杨知府假意咳嗽了两声,端着些步子,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李耀安坐在堂下,将笔墨纸砚备好。
杨知府喊了升堂,很快就传了鸣冤之人。
来人是永熙府下面的临江县固永村人,名唤肖三娘,其大哥在医馆门口被临江县赵三麻子抢夺了钱财。
告到县衙,县衙却将她大哥给抓了起来。
“民女肖三娘,状告临江县赵三麻子抢夺钱财致使我阿爹身故!”
“再状告临江县知县,贪赃枉法与劫匪勾结!”
堂下的女子,跪在地上,口齿清晰,一双眼睛极为坚韧。
杨知府问:“可有证人?可有状纸?”
肖三娘赶忙将拜托一个秀才写的状纸双手奉于头顶,并高声喊道:“民女有状纸,医馆的人也可作证,还请知府大人为民女做主!”
李耀安上前接了状纸,看了看,递给了杨知府。
杨知府用眼神询问李耀安该怎么弄,李耀安轻声说:“先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