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道上的仆从们行色匆匆,有的捧着用具,有的来回奔走,有的聚集在二门处徘徊,神色忧愁。
春池对岸的萱安堂一派灯火通明,此处小院位于魏国公府靠东的位置,院门前是一汪碧绿的池水,后面则是人为修筑的一座小山坡,上面植满了松柏与翠竹,淡雅而幽静。原本是老魏国公中年志得意满时,专门修来怡心养性的处所,如今是府中李太夫人居住的地方。
正房中,李太夫人稳居上首,身子倚靠一方软枕,手中捧着她惯常用的哥窑茶盏,垂眸凝视下首立着的少女,淡声道:“九娘,祖母跟你说的,你考虑的如何了?”
“太夫人,婚事是父母之命,九娘不敢擅专。我年纪小不懂事,又是个姑娘家,哪有自己谈婚事的理?母亲明日要陪伴太后娘娘往天青寺礼佛,如此大事,不若我修书一封与母亲,请她早些回来商议?”
苏雁低垂着头颅,神情柔顺温婉。
李太夫人摆摆手,“既然是父母之命,那你阿爹知道了不也得听我的?你阿爹有能耐,自然能给你再寻好亲事。可你十一妹就不行啦,你二叔没本事,祖母也无能,这辈子没求过你什么,你且让她一回罢!反正都是我们苏家的女儿,有什么不一样的?”
苏雁浅笑道:“婚书上都要写明男女排行嫡庶,我居长,十一妹居幼;我为庶,十一妹为嫡。咱们父母也不同,替婚被发现,那边可是能去官府告咱们家的。我倒是没什么,可父亲、二叔和十一妹的脸,不就丢尽了?”
李太夫人显然是胸有成竹,“你打量祖母是个傻的?你父亲分明只同他们私下有了约定,连纳采问名都还没走,哪来的婚书?我都跟那边老太太商量过了,你就当可怜可怜祖母的面子,应下吧,我同你阿爹阿娘那边也好交代。”
苏雁还未接话,却忽然有仆妇从外面狂奔入内,连通报都不曾有,径直闯到李太夫人面前,“太太太夫人!”
“慌慌张张做什么?没有半点规矩!自去领罚。”
李太夫人柳眉一竖,差点便要摔了手中价值连城的茶盏。
仆妇急忙磕头请罪,“太夫人,冤枉!是、是十二娘回来了!”
李太夫人的瞳孔猛地收缩,“你说什么?”
仆妇再次说道:“太夫人,是十二娘回府了!还把宫里那两个活祖宗给带回来了!”
第3章她抢自己堂姊的婚事
“她、她不是要跟她娘一起去天青寺吗?”
李太夫人心情舒畅了一整日,陡然被惊到,说话都结巴起来。
这可是她等了许久才等到的好机会,就是为了顾充等人都不在时趁机行事,先斩后奏。明明十二丫头早上跟她娘一起进的宫,怎么这会反倒回来了?
那仆妇见李太夫人已经没有要罚她的意思,胆子大了一些,抬起头说道:“咱们不是怕程姬出去叫人,派了人在前院盯着,然后就。。。。。。”
苏雁满脸疑惑的看着上方,“太夫人,为什么要怕我阿姨出去叫人啊?是有什么事吗?”
“闭嘴!”
李太夫人看了一眼苏雁,慌慌张张的制止仆妇接下来的话,“她胡说八道的,你别理她。是怕你阿姨以为你出了事,出去乱闹,对你名声不好。”
仆妇等她发作完了,接着说:“然后瞧见一辆马车停在府门口,奴婢一瞧就知道是咱们府上的马车,先是下来俩个小的,过了会十二娘也下来了,这会子约莫都已经进了门。”
何夫人正在给李太夫人捶肩,听到这,不安地看着她:“母亲,阿蛮回来了,这——”
“你慌什么?”
李太夫人瞪了她一眼。
苏雁无声地勾唇一笑,抬眼去打量屋内摆设。龙泉窑的青釉羊耳瓶摆在西侧案几上、吴道子的《南岳图》悬在屋内最显眼的地方。太夫人右侧是装满了点心的玛瑙果盘,薄如蝉翼,犹如一团绛色的冰。
屋里许多东西都是当年老国公珍藏的宝贝,单拿一两样出来便可满室生辉,萱安堂里却是摆了满满当当一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