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烟云过眼是成语吗 > 第96章 帮人洗钱资本推手(第2页)

第96章 帮人洗钱资本推手(第2页)

但她不是。

她出道几年了,心思和手腕都有,但难得的是初心如昨。

“姐,关于我们这一行,我听过很多难听的话。有人说,我们就是帮人洗钱的人,我们就是资本的幕后推手?你觉得你是吗?”

冷清秋面露鄙色:“当然不是。”

“但很多人觉得,我们就是这样的人。行业泥沙俱下,乱象的确有。连带着,我们也被污名化了。”

“也比以前好多了。”

冷清秋绽出一笑,“一百多年前,刚引起拍卖概念的时候,我们在别人眼里是什么?”

那会儿,还在清朝末期,人们对拍卖师更不尊重。

拍卖的行为,被称为“叫卖”

或“卖叫货”

。(1)

在上海,拍卖行、拍卖师则叫做“拍叫货行”

“叫货鬼”

。在沪语中,“鬼”

一般是指经验丰富、精明能干、手段老到的人。

当时,有一本杂志曾评议说,“‘叫货鬼’”

都是些眼光老练,计算精明的人,不是拜个师父或先生,学上几年就可以吃这碗饭的。全在乎自己的经验,多接触、多留心,处处化解应变,‘死事活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嘴要灵活,随时随地要显出敏捷的样子,‘逢人能说话’才行。”

叶嘉言也笑了:“我们啊?是叫买鬼,精着呢。”

“其实也还好,精明,难道不好么?”

冷清秋哼哼一声,“要我说啊,对女拍卖师的恶意才大呢。”

改革开放后,市场模式的改变催生出拍卖行业因《拍卖法》的约束,市场经济的需求,拍卖师的地位也提高了。人们往往以拍卖师为拍卖会的“指挥者”

,但在早期的拍场上,没有看见到女拍卖师的身影。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性别刻板印象,认为女性的控场能力不如男性。直到2002年,北京的一家顶级拍卖公司,才引入了第一位女拍卖师。

“恶意?那又如何?谁说女子不如男?”

叶嘉言昂起头来,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不过才一二十年光景,女拍卖师的身影便随处可见了。还成了很多公司的首席。”

从本质上说,拍卖师就是销售。

既然是做销售,如何绕得开女性?

“对,说得对……”

突然,沙发上的男人迷迷糊糊睁开眼。

声音也和他的眼神一样迷糊。

先前说的话,他没听见,但酒醒后听到的第一句话,却让他觉得振聋发聩。

叶嘉言掩唇笑起来:“姐夫谬赞!一起加油!”

(1)《津门纪略》一书的《洋务门·叫卖》中有载。

(2)类似于拍卖的行为,早在唐代便有过,但其操作手法和目的意义,与后来真正意义上的拍卖不太一样。(古装剧里所见的拍卖行为,并不符合实际)

改革开放之后,最早出现的拍卖活动,发生在1985年8月12日。这一场邮品拍卖会,由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发起,竞拍人不多,成交率、成交额都很一般,但这无疑是一次可贵的尝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