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劝君更惜金缕衣 > 第八十章为什么我们不能投降(第1页)

第八十章为什么我们不能投降(第1页)

我在带兵进入邵武城后,安排人手收拢负责守城的投效军的残兵,派出人手去城中的大街小巷维持治安,扑灭余火,清点户口。

当我终于把所有的善后工作安排完毕时,时间已经是第二天黎明了。

攻打下一个城池不容易,但要管理好一个城池,更是不容易啊,我此时才算有了真切的体会。

我揉着有些红肿的眼睛,强打着精神,开始阅读各司其职的将领们整理出来的战报。

看着手中的战报,我们百胜军不费吹灰之力,就一击拿下邵武、光泽两城。这份战绩足可令百胜军将士们骄傲和自豪上半天的。

虽然百胜军获得了大胜,但是,我的心却沉甸甸的,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这的确是一场大胜,但是这一场胜利来得太顺利了,顺利得让我感到嘴里感到苦。

投效军的这种不战而溃的软弱表现,简直一点也无法让我高兴,至少在我的心目中,我知道投效军没有战斗力,宁国忠也是相当的软弱,但不至于软到这种地步。

三千百胜军将士,居然还势如破竹般击溃两万投效军,在这无限风光背后,说明我们大齐原来的战斗力是如何的低下,如何的士气不振。

本来我还想让这场战争来检验我们百胜军将士的训练成效的,现在哪里能够检验得到啊,说不定还会因此而滋长他们的骄傲情绪,以为北燕的军队也是这样的不堪一击,那就麻烦大了。

可就是这种士气低落不振,几乎每战必溃的大军,在行朝的手里还握有二十几万。这支军队,看起来似乎是一支数目相当庞大的大军啊,可我知道,他们连投效军战斗力都远远不如。

这支大军,让他们在李明瑞这种刚愎自用的将领带领下,我不知道这二十万部队,如果真正同北燕大军开战,他们还能支撑几天?

为了分担行朝的军事压力,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小朝廷,能够多几日的苟延残喘,生存下去,自己务必要吸引北燕大军的注意力,将他们的目光引到刚刚才收复的邵武来。

可是,我们目前要抵抗住北燕大军的反扑,派出誓不罢休坚守邵武,情形不不用说就有多难。

邵武城的地势虽然险要,它也只不过是一个方圆百余里的弹丸之地。若我们只是一味死守,总有弹尽粮绝,被北燕大军攻破城墙的那一天。

而要我们主动出击,又能去哪个方向呢,在邵武的东南西北各方俱是敌军重兵把守,我们几乎每走一步,都要回头看看,防止有人带兵抄了我们自己的后路,那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

可是,如果我们只是为了那行将就木的小朝廷,就不得不牺牲掉我手中,这一批我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带着民族希望的新血。如果我们这么做,值得么?我一遍遍问着自己。

我在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隐隐的呼唤,告诉着我,为了保护这个残缺不齐的小朝廷,根本就不值得如此去做。我现在需要去用心守卫的,是一个国家,是民族大义。

为了这个所谓的民族大义,我们就得做出自己应有的选择,不是为了那个行将就木的小朝廷作出选择。

为了生存的尊严,为了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大义而付出浴血奋战,这就是我们目前为之奋战的目标。

“禀大人,有几个被抓的敌将要见你,说不问你几句话,他们死不瞑目。”

中军帐外突然传来原因不明的一阵喧哗,一个传令的亲兵冲进来向我报告。

“噢,我去看看”

,我站起身来,整了整衣冠,大步走了出去。

经此邵武一战,我们百胜军不但得到了大量的矿藏和补给,同时,也抓获了大批俘虏。这批俘虏的人数已经过了一万人的数量。

看来,机会来了,我何不趁此机会,将这一大批的人加以合理的利用起来呢?如果能够加以合理的利用,训练出来肯定也是一支不错的力量。

虽然他们的战斗力极差,但他们好歹也是一支正规军,训练起他们来,绝对会比训练没有任何基础的农民军要快得多了。

我在心底已经暗暗拿定了主恴。不过,我知道这个主意有些惊世骇俗,并不能那么顺利地让人接受就是了。

看来,我又得难某些人作思想政治工作了。

现在的时令已交冬末了,早晨初升起的阳光还有些刺眼。在清冷呼啸的北风下,那一万余投效军的俘虏们,黑压压地挤在较场上,他们在等待着自己未知的命运。

看着眼前那一张张肮脏的面孔上,他们都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惊恐和对生命的绝望,除了被处死外,他们已经没有活下来的奢望了。

宁国忠的脑袋,被罗平君斩了下来,经过处理后,我下令让人就挂在较场边上不远处的高杆上示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