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附带说明一下,藏獒又名多启、大狗,古称苍猊中华神犬等。始产于西藏,大约在2ooo多年以前,藏獒便开始活跃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海拔3ooo多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区。
标准的纯种藏獒多见于广大牧区,有狮头型。虎头型之分,有安多系。康坝系。青藏系的类别区分。骨架粗壮、体魄强健、吼声如雷、英勇善斗。
属于护卫犬的品种,具有王者的霸气和对主人极其忠诚的秉性。中国古代有“一獒犬抵三狼”
的说法。
藏獒因为生活地区不同,在外观上也有差别。据相关资料显示,品相最好的上品藏獒,出于西藏的那曲地区。茂密的鬃毛像非洲雄狮一样,前胸阔,目光炯炯有神,含蓄而深邃。
喜马拉雅山脉的严酷环境赋予了藏獒一种粗犷、剽悍美、刚毅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赋予藏獒王者的气质,高贵、典雅、沉稳、勇敢。
还有一种藏獒出于青海地区。这种藏獒几乎没有鬃毛,身上的毛也比较短,体型却更大!但是它的性格没有带鬃毛的藏獒凶猛、沉稳。
西藏獒据说是举世公认的最古老而仅存于世的稀有犬种,在古老的东方有关藏獒神奇的传说已被神话为英勇护主事迹的化身。他忠心护主的天性,不仅是游牧民族的最佳保护犬,同时也被认定是国王、部落长的最佳护卫犬。
另外,关于藏獒训练的原则,我也搜集整理了一些,看看能不能在实际饲养和训练中用得上。
自从我们出兵邵武以来,指挥作战能力相当强的李秀清,就一直跟随在我的左右,随时帮我襄赞军务,只留下赵时赏一个人在琯头,替我支撑军事学校,研制和改造军械。
李秀清行色匆匆赶来见我,他已经收到他父亲李明瑞的来信。李明瑞在残齐小朝廷彻底灭亡时,眼看着太后投水自尽,救又救不得,不救又太过于义愤填膺。
他在悲愤之余,率领手下残存的三万将士,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终于能够逃出生天。驾驶着幸存的五艘战船,他们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了数日,才成功地在琯头镇附近的一处天然港口靠岸停泊。
可怜的大齐二十万水军将士,经此一役,只剩得如此一点残兵败将,和五艘残破的战船。这也算是大齐朝廷所唯一幸存的一点纪念了。
李明瑞来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和我们百胜军联合抗敌,寻找并扶助尚还幸存的大齐皇室宗亲,重新恢复大齐铁桶江山。
我望着他秀清诚恳的目光,不得不轻轻地摇了摇头,我们的宗旨也是相当明确的了。
百胜军不愿意再作为一家一姓争夺江山社稷的工具。我们是为了自己的自由与尊严而战,我们百胜军是不愿意再给人家当狗,是为了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而战斗的。
李秀清理解地点了点头,他说,他并不是代表他父亲来同我们谈合作的条件的,他只是表明他父亲的立场,是想借助百胜军的力量挽救残齐的江山社稷。但这并不是他李秀清的意思。
李秀清他本人的意愿也是和我们百胜军的意愿一致的,他愿意用自己的毕身的精力和时间,为百胜军的远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很欣慰的是,李秀清能够认清当前的形势,能够抛开迂腐的愚忠皇室的思想。我鼓励他说,我不但希望他能够投身于百胜军的事业,我同时还希望他能够最终说服李明瑞伯伯也改变他的立场,转而率部支持百胜军。
我知道要彻底说服李明瑞伯伯,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我们只要是尽最大努力争取过了,我们相信真诚终究是可以感动天下人心的。这也包括李明瑞伯伯的心。
李秀清很是感动,对于父亲的命运和前途,他同样是相当挂怀与操心的。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父亲与自己走上两条完全不同的路,一条是越走越窄的死路,一条是走向光明与新生的活路。
他当然希望父亲李明瑞能够和自己志同道合啊。目前的形势看来,也只能百胜军这条路才能行得通了。
用男人的尊严和自由为号召,肯定好过效忠于只知盘剥民众,而从来不管不顾民众死活的齐国宗室的号召力强大许多。
谁不想要尊严?
谁不想要自由?
为了尊严和自由,即使连生命都付出了,可能都没有几人会犹豫不决的。他们可能会为了这两个条件,全都前赴后继的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去抗争。
李秀清主动向我请缨,重回琯头小镇。去汇同赵时赏一起,说服李明瑞改变初衷,放弃坚持扶助齐国皇室宗亲的想法,真正和百胜军整合起来,形成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队伍。
他还有一个想法,百胜军已经有了步兵,骑兵,弓弩兵,炮兵,就是还没有水军。如果父亲能够被成功说服,那么百胜军的第一支水军队伍,可能就是得以父亲的最后力量作为班底,建设出一支强大的水军力量出来。
到时,百胜军才能真正成为一支水陆均攻无不胜,战无不克的一柄利剑。也只有这样,百胜军才能真正成为一方雄主。
听到了李秀清的如此建议和想法,我拍拍李秀清的肩膀,只说了一句话。
“好兄弟,我苗如松这辈子总算是识对了人,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好,那么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到时候,我们可得痛饮三百杯哟!”
李秀清也意气飞扬起来。
“我就等着给你摆庆功酒了。”
我紧紧地握住了秀清的手。
刚送走李秀清,刘子俊就派人送回了好消息:守宁德地区的林海与监军魏彬,他们同意了和百胜军联合组建建北幕府的提议,也同意由建北幕府统一协调和指挥军事行动。
他们也接受也百胜军派出军事教官,对他们的军队进行整编和训练,以提高他们单兵作战和协同作战的能力。
不过,他们要求他们宁德地区的地方行政事务完全归属他们自己处理,他们的军队也相对地保持他们独立的编制,他们军队里的军官任免和拔升,都由他们自己做主。
对于刘子俊传回来的好消息,我欣慰地对前来送信的亲兵说,告诉刘统领,我同意这个方案,具体的细则问题,让他全权作主处理,只要事后给我报备一声就行了。
没有想到宁德地区的问题,那么快主解决了。
看来,建北幕府的建立,真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建立幕府的各项准备工作,所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只待孙怀远和林海的点头同意,我们的建北幕府就可以真正开始组建运行了。
但愿,李秀清也能很快地给我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我们百胜军的确是很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军,能够在水上海路纵横的强悍力量。
我突然想到这次崖山兵败的事,二十多万的水军,数十艘的战船,几乎伤亡殆尽,这是一个相当惨重的损失。这与指挥作战的统帅和相当大的关系。
毕竟李明瑞伯伯当初只是一名陆上的猛将,对于如何指挥水军作战,与陆上作战是有相当大的分别的。李明瑞伯伯在这方面没有综合的经验,指挥水军作战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对啦,刘子俊也是海上出身的,到时候,我得好好想一个法子,让李明瑞伯伯体面地回到陆军中来,将刘子俊借调到水军去指挥训练一段时间,对水军进行彻底的改编和整顿,提高水军的作战能力。
也只有如此,综合各家所长,才能真正打造出一支强盛的水上霸王出来。
与宁德地区和南平地区,联合设立建北幕府的事情,现在看来已经势在必行。不过,为了增加我们自己手中的筹码,我同智囊团的一干人连夜商讨决定了一个方案:派出燕庆福主动出击邵武附近的资渓、南城、金渓一线,将福建和江西交界的一带全部收归我们所有。另外派出王靖明主动出击武夷山一线,攻击北燕防守相对薄弱的北部山区一带。
如果能够顺利地将这一系列地区,全部收归我们百胜军所有,那么我们在组建建北幕府的谈判中,将掌握到相当大的主导因素,直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会给正处于观望状态的南平地区太守一个相当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