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慧几个搬去了乐安胡同,林文英便把阿碧的卖身契给了林文慧。
林文慧要给钱,林文英哽咽道“咱们姐妹俩要算得这么清吗,你是怕以后姐姐有事求到你头上?”
说得林文慧也泪汪汪的,只得就这么收下了阿碧的卖身契。
阿碧欢天喜地地跟去了乐安胡同。
服侍老太太和姜丽娘的几个丫环羡慕的不得了,面上却不敢露出分毫。
回到姜家后阿紫又回到了林文英的身边,王嫣然身边便没了丫环。
姜丽娘身边又只有一个丫环,王嫣然反正就住在老太太隔壁,便使唤老太太的丫环。
丫环们一来憎恨王嫣然心性狠毒,对她们不是打便是骂。二来讨厌她不是姜家人竟比姜家人还颐指气使。于是打着服侍老太太,以老太太为主的旗号,除了服侍她的日常起居,对她别的使唤便推三推四。
王嫣然小姐做惯了的,从来横草不拈,竖草不拿,早上没人服侍都不起床的。
没了贴身丫环伺候,王嫣然竟是披散着衣服,脸也不洗,蓬着个头便去进早餐。
虽说丫环们早上没有第一时间便去服侍王嫣然,但日常衣服,洗脸水,梳头的家什还是给准备好了的。
王嫣然是故意做给老太太看的。
老太太气得当即把林文英骂了一顿,命令她立即去找牙婆买个丫环给王嫣然使唤。
林文英态度极好地诺诺应着,但并不执行。
钱是林文英管着,家是林文英当着,没有姜福之的支持,钱不交到手上来,老太太想当家也当不了,只能给林文英下命令。
但林文英就是不给王嫣然买丫环。
不能委屈了老太太,还不能“委屈委屈”
一个寄人篱下却偏要当自己是“大家闺秀”
的王嫣然?
以前光是姜丽娘母女住在姜家的时候,没有比较,林文英还能忍受那对母女俩的幺蛾子。
自从林文慧几人来姜家住过这段时日后,一对比,林文英才看清楚,弄明白老太太的心已偏得没了边。
而姜丽娘母女就是养不家的白眼狼,自私自利到极点的渣子,对她们就算再挖心挖肺的好也没用!
林文英自己还有三个孩子呢,难道要等姜丽娘母女把自己家算计完了再去后悔?
于是这几日王嫣然还是蓬头垢面地出现在老太太面前,一见老太太就哭自己寄人篱下,没人照顾,甚是可怜。
姜丽娘也陪着掉眼泪,劝解王嫣然。
不过她明着是劝王嫣然要体谅舅母的难处,可话里却句句是在提醒老太太,林文英苛刻她母女俩,是想省下银子去贴补林文慧呢!
林文慧那么大的宅子不要钱养吗?
为了宅子的事老太太心里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的火,姜丽娘再一撩拨,那火气更是“蹭蹭蹭”
往上升,压都压不住。
她立即叫人去把姜福之喊了来,要姜福之要么休了林文英,另娶贤妻,纳妾也行。要么就把家给她当,林文英靠边站。
老太太命令道“我对你虽无生恩却有养恩,你若还当我是你的娘,便把林文英休了。”
姜福之不能明着忤逆老太太,只得忍着气陪着笑脸细细劝她,文英未犯任何一条七出之罪,又生了三个孩子,怎能说休便休?
老太太恨声道“谁说她未犯七出之条?她忤逆我便是一条!”
“娘,您说林文英怎么忤逆您了,我立刻休了她!”
姜福之一脸的“愤怒”
。
“她……我要她给嫣儿买个丫环,她一直推三阻四的……”
老太太顿了一会,恨恨地道。
“娘呀,这可是您错怪文英了,是我不要她买的。娘,这段时日梁家的酒楼新请了一个厨子,菜做得十分好,客人都到梁家去了,我们酒楼的生意很是惨淡,租金又比去年涨了不少,孩儿都有两个月没拿家用给文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