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杨广之流吧。
可想想又算不上。
至少试科举,田亩清丈,怎么看怎么想怎么算,都是惠及贫苦百姓的良策不是。
“太子殿下说,官者,不当以牧民为能。”
“为官一任,安民一方,此为官本分,不得褒奖。”
“只可惜,不光我大明朝千百年来,王朝之中能恪守如此本分者,几都名垂青史。”
“岂不荒谬。”
听着这话。
台上官员,台下的百姓虽是感慨万千,却无一人敢奢望真正有王朝能做到这点。
古往今来,某个朝代的官员能有近半有此自觉,便已是历朝历代数的来的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
真要有朝代官员上下一心,他们都不敢想象,也想象不出来,那是怎样的光景。
黄子澄很能体会这点。
因为当初这个想法也在他的脑海中出现过。
甚至于当初在皇城内听课时,太子殿下也曾亲口问过。
如今他也一如常升当时所说的那样,对身后的这帮“师弟”
们语重心长的告诫道。
“本官也知道,这个要求很难。”
“毕竟做个贪官容易,做个清官也不难。”
“但是做个既清廉又强干的官员,同时还兼顾心系百姓,就太不容易了。”
“故而,吏部自今年起,便更改了官员考评的标准。”
“使境内风调雨顺,百姓安居,吃饱穿暖,在吏部的考评方为中,任期满,则平调之。”
“使境内百姓家中富足,上得起学,读的起书,方为上,可擢升。”
“使境内百姓衣食住行无忧,幼有所养,长有所依,文风兴盛,武德充沛,有长久展前景,或者使县升府者,可直入内阁,东宫或是翰林。”
这话一出,高台上的秋闱官员们登时呼吸急促。
但黄子澄并不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