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在见到父亲之后就开口询问:“父亲,听说您今天去会见了胡惟庸了,情况怎么样了?”
而站在一旁的朱樉倒是没有开口询问,而是用一种带着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朱元璋。
朱元璋微微点头:“咱这几日也仔细想过了,胡惟庸若是被明正典刑,必将引起其党羽反扑,所以今日我给他留了一线生机,实则也是给自己留后手,让他去万家酒楼做掌柜,既可监视其行动,又能避免立即触动那些蠢蠢欲动的官员。”
朱樉闻言沉吟片刻:“老爹英明啊,只是这样一来,胡惟庸在外界看来似乎也只是失势而非真正的遭到罪责处罚,那些勋贵有可能会觉得我们过于心慈手软,估计他们也只会消停一段时间,我们还是得加快农作物和商业的开来巩固皇权啊。”
“听你这么说,你又有什么计策了?说给咱听听。”
朱元璋问道。
“老爹,我是这么想的先我们可以利用胡惟庸在酒楼内的身份作为一个信息收集点。”
朱樉提议,“通过他接触到的各路人马,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朝廷内部和民间内淮西党的动向,并时不时的答应一些与他来往的人员,以此作为警示。”
“好!”
朱元璋赞同地点头,“继续说。”
“其次。”
朱樉顿了顿,“我们可以趁机重整京城官员序列。借调查胡惟庸案件之名进行一次小范围清洗,并提拔一些忠诚于哥哥和老爹您的官员填补空缺。”
“嗯……”
朱元璋陷入思考。
就在此时,马皇后匆匆走进御书房:“重八!我听说你打算将胡惟庸安置于万家酒楼?”
她神色焦急。
“你怎么来了妹子!快回去你还生着病呢。”
朱元璋焦急地说道。
马皇后连忙开口:“你先别管我的病!你先告诉我到底有没有这件事!你知不知道你武断会给朝廷带来多大的混乱!”
“哎哟妹子啊!你放心吧。”
朱元璋安抚道,“我这个决定不是脑子一热想的,那胡惟庸早就已经有了异心了!我要是不处理他的话难道要等他起兵造反让咱看着自己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吗!”
马皇后依旧担忧:“但……”
“母后。”
朱樉出声打断,“请您相信老爹,这件事不是他一个人做的决定,是我们兄弟二人给老爹提的建议。”
马皇后看着面前的二儿子疑惑的问道:“你们的建议?你们跟你们老爹都这么说的,难道没考虑过这事带来的后果吗!”
看着面前焦急的马皇后,一旁的朱标开口:“母后,此事说来话长,还是让我跟你解释吧。”
于是,朱标就将之前与朱元璋提过的计划包括蒸馏酒和土豆等统统告诉了她。
马皇后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点了点头:“原来如此,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方法。”
随后又生气地对朱元璋说道:“那你为什么之前不早告诉我,你知道我有多担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