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西出阳关有故人 陆白薇 > 第29节(第1页)

第29节(第1页)

“从刘嫣出事到现在,您家中没有收到过歹人送来的字条或是别的什么信物,索要钱财或是别的?”

许锦之又问。

“不曾。”

刘宴斩钉截铁地答道。

许锦之紧抿双唇,目光中透着一丝怀疑。

“仲明,你其实不必。。。。。。”

裴游之的话说了一半,便被刘宴打断。

“许少卿,我理解你的意思。我费了这般工夫,得以验证许少卿的观察力与人品,都是名不虚传。我还有何借口,对你藏着掖着呢?”

刘宴语气谦和。

许锦之一下子察觉,大抵是自己多想了。

于是,他亦抱拳道:“是某多虑了。只是,目前嫌疑人犯案的目的,我还没有找到。不过,案子有了新进展,还与先前朝暮阁的案子相关,总是看见了希望,某会尽心尽力的。”

裴游之听到许锦之的话,捋着胡子,欣慰地点了点头。

刘宴此时眉头紧皱,又开口道:“其实,老夫也并不认为,常相公会将官场上的恩怨,发泄到与他不睦的官员家中女眷身上。他是乙未科状元出身,也是饱读圣贤书的人,先前在福建游历之时,他怜惜一位年事已高的僧人孤苦无依,将自己手下一名叫黄彻的小吏送与他做徒弟,后来听说还把人带回长安养着。虽说,人有千面,但至少这件事说明了,他也并非什么心肠歹毒之人。”

许锦之沉默半晌,并没有接话。

他常年接触人性最阴暗一面,所以从不将人往好处多想。他并未接触过常相公,所以对方能为了泄愤,将事情做到哪一步,在没有找到证据之前,他不会轻易下结论。

离开院子前,许锦之发觉有人在看自己,一回头,正是被刘家派来试探自己的小娘子。

小娘子对上他的目光,忙惊慌地躲开,随后又转身往屋内走去。

光线透过院子里的树木,落到小娘子的背上,单薄得令人怜惜。

其实,不用追问,许锦之也猜出了她的身份。

倨傲骄矜,说明是家中的主子。可又被一家子拿来设作诱饵,说明地位不高,可以被牺牲——她是刘执经的庶女。

刘夫人爱女,爱的是自己的女儿,庶女却是眼中钉。

至于男人,利益在谁那边,他就站在谁那边。

许锦之的父亲并未纳妾,但不代表他不懂得,庶子庶女在家中的地位,其实还不如得脸的下人。

庶子还好,至少有科举的路子可走。但庶女,不能似商家女一样抛头露面,又没其他出路,只能任人宰割。

第四十二章朝暮(十二)

回到家中,许夫人一直和许锦之说着刘家的种种好处,说刘夫人是个和善热心的,又说刘家家风正,每个下人都被教得规规矩矩的,奉茶端碗时,连头都不抬的。

“我瞧着,也不比那世家大族差什么了,果真还是要看耕读人家。奇怪的是,今儿却没见着刘相公的孙女,刘夫人说她病了,也不知好些了没有。”

许夫人见许锦之没有反应,拱了他一下道:“家中库房还有上好的人参,你不如拿一根送去刘家。”

许锦之这才回道:“刘家虽不富裕,倒也不缺这些,圣人每年都赏。”

“你这孩子。圣人赏的,和你送去的,能一样吗?东西虽没那么金贵,但心意最重要。”

许夫人见他不开窍,有些急了。

许锦之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只应付了母亲几句,转身离开。

刘夫人既没跟她说家中事,说明刘家是不希望太多外人知晓此事的,他自然不好多嘴。

清明假期很快过去,许锦之去牢狱见了梅儿一次,听闻萍儿中途来看过梅儿两次,每次都给她来送吃食,俩人也没说什么话。

这件事更加肯定了许锦之的猜测——邱娘子、梅儿、萍儿之间,必然有隐秘的联系,只是他目前未发现。

要不然,萍儿嘴上出卖梅儿,还能这么好心给她送吃食?等等。。。。。。送吃食?

许锦之以前审理过一个案子:一农妇每日给丈夫送饭,顺道给隔壁妇人也带一份儿。隔壁家中,常年是妇人下地,男人在家作威作福当大爷。农妇听到隔壁男人与姘头偷情,还说要杀掉妇人,把姘头娶回家。于是,农妇绞尽脑汁将男人与姘头偷情的画面,还有说的话都画下来,塞进馒头里,给隔壁妇人通风报信。妇人得到消息,赶回家杀了男人和姘头。

如果说萍儿和梅儿之间也玩这种把戏的话,那许锦之还真不好打草惊蛇。

反正抓梅儿坐牢的理由,是她殴打官吏。既如此,不如让李渭崖坏人做到底好了。

于是,许锦之吩咐李渭崖,叫下面人看紧梅儿和萍儿,只要萍儿再来送吃的,就想办法拦下,然后检查饭菜里是否有字条或是信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