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聊天之中,寒冷的感觉减弱了不少,虽然我不参与谈论,但听着听着就入神了。
紧接着,叶眉道长跟我们讲关于头七的事情,每个人都不知道头七是什么,都听得津津有味的。
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
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必须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不著也应该要躲入被窝;如果让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
亦有说认为到了“头七”
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于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
到天上。
就拿晋南地区来说。这一带的葬礼仪式据说是中国目前最隆重和礼节最繁杂的仪式。每当有上岁数的人(年轻的死者放5天,七天是更年长的人才够资格的)死掉都必定会在家里放七天,七天后下葬。
在这头七里,头一天让会亲人做最后的生离死别,多是痛哭,当晚就封棺入殓。
接下来六天所有孝子都必须腰系草绳、身着麻衣、鞋子拖着不能扣上。草绳、麻衣都是为了辟邪,以免死者灵魂撞体上身,鞋子拖着一来为了驱邪(鞋)二来表现自己很孝顺,不会轻易走开。
孝子要陪在死者的尸体旁守灵,不能擅自离开,就算离开也要“请示”
亡灵后才行,更不能让灵堂的蜡烛和香火熄灭,一旦熄灭就要出事,轻则灵堂骚乱,重则危及后带断子绝孙。
头七里死者的灵魂也会守在自己的尸体旁,看到棺材里的尸体慢慢变烂、还有孝子们这样孝顺的送自己走,就会确认自己真的已经死掉,所以一般是不会出什么事情的。
而关于掘墓会有专门安排的人去办,孝子们每天要到墓地看死者“房子”
弄得怎么样了,下葬的时候无数的陪葬品会陪同下到墓穴中,等到下葬完毕孝子还要去墓地送饭给死者享用……
听完了这头七的讲述,我瞬间感觉大部分地区的入葬方式都大同小异。就拿我老家那里来说,我家位于德宏地区,已经处于祖国西南边陲,那里民族众多,各种埋葬方式也尽不相同。
但不变的是,红白喜事,无论是结婚生子还是老人逝去,都摆宴席,邀请亲戚朋友前来。第一天,直系亲属与逝者道别,封棺入殓是一样的,而接下来的四天里,有直系亲属日夜守在棺木旁边,不让油灯熄灭,不让猫从棺材上跳过。
而白天,敲锣打鼓,还有专门的和尚或者道士在棺木边上念经度,各方亲戚前来,为逝者磕头祭拜之后,便可留宿在逝者家中,饮酒作乐,好不快哉。
等到第五天的时候,办最好的菜肴,先让逝者享用之后,在大门口摆好台,正对西方,白钱小阔,黄钱大阔,花圈花竹。由四个壮硕的青年抬棺,从正躺抬出来,放在桌案后面,大头向西,小头向东。
随后,孝子跪在桌案前,磕头烧纸,和尚或者道士就在旁边念经,每一句落下,都会点一封鞭炮。
待纸火燃尽之后,直系亲属跟随道士绕着棺木转三圈,随即快收桌。一个妇女在前面撒白纸花钱,两个同女在身后,两个童男抬花圈,由四个壮硕的青年抬棺木,向坟地走去。
直系亲属身穿白衣,头戴白帽跟在后面,若其他亲属想跟随,一定要跟在最后面。
到达选好的坟地之后,由道士念经,使用黄烟熏墓室,然后才让专门的人将棺材放下去,同样是大头在前,小头在后。
最后,道士每念一句经文,孝子就往里面填一铲土,知道经文念完之后,将抬棺木的黄竹和麻绳放在坟头,童男童女和四个青年在坟前扣头行礼之后,迅离开坟地。
紧接着,便在坟前摆上祭品,直系亲属跪在坟前,据说这是为了呼唤逝者灵魂到来,让他知道这是以后的归属。
我一直都认为,这些繁杂的礼节只是一种习俗而已,而且刚懂事的时候,觉得前人逝去不该大肆宣扬的,后来才知道,人死归西,寓意是人死了之后,就能离开凡间,去往西天极乐世界,那是一个更美好的地方。
所以,老人死后,后人都要大办酒席,以表庆祝。
听得叶眉道长所说的头七,似乎也和这有点关系,但我在这方面所知甚少,也插不上什么话,只能听叶眉道长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