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蔡晴诗的事件的生,让本来就尴尬的五台县变得更加尴尬,大启朝堂之内,朝中的每一个人都收到了消息。文彦博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次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站出来上奏:“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奏。”
“微臣要参五台县的知县李玉,此子胆大包天,居然敢窝藏齐国的皇妃,这才有了数次击败北齐的战绩,甚至微臣有理由怀疑,之前所有的战绩,都是和北齐人勾结完成的,这小小的李玉,居然敢做如此危险的事情,实在罪不可赦,微臣认为应该剥去李玉所有的功名。”
赵受益目光阴沉看了底下所有大臣一眼说:“你们都是这样想的。”
诸多大臣都似乎纷纷低下了头。
王荆公站出来的说:“圣上,微臣认为不应该这样说,李太后是北齐先皇的皇后,和萧和鲁瀚以及萧洪基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萧和鲁瀚还尽屠了李太后的后人,这一次甚至还直接出手刺杀李太后,我不认为萧和鲁瀚和李玉有任何的勾结可能。”
赵受益没有直接回答:“王翰林朕听说你和的李玉政见有几分不和,为什么这个时候为他说话。是不是有人教你这样说?”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坊间有传闻,李玉甚至参加了北伐的事情。”
赵受益眼神微闪大笑说:“哈哈,李玉当然参加了,他们为北伐提供大量的粮食,这粮食还挺有意思,据说产量非常高,朕已经命工部尝试耕种了一下,产量确实比种小米和稻谷要好许多。”
文彦博继续说:“这李玉就算没有勾结外敌,放走李太后的事情也是不可饶恕的。”
赵宗实站出来说:“文大人此言差矣,没有任何的证据证明是李玉放的人吧?拦住折太君的人是一个倭国人,带走李太后的是一个神秘的道境高手,这里面没有一个人和李玉有关系吧?”
文彦博愤怒的说:“这是强词夺理,这两个道境高手吃饱了没事干,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去救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北齐太后?”
王荆公回答说:“并不是什么关键时刻,当天晚上李太后暴露的身份,那么倭国的人劫走李太后,用李太后作为要挟,谋其北齐的利益好像是没有什么问题吧?”
“你,你!”
曾公亮也是出列奏报说:“启禀陛下整个抢走李太后的过程李星群都没有在,我们直接证据证明是李星群做的。这样治罪似乎也有那么几分不妥。
赵受益冷笑一声说:“你们说的挺有道理的。一唱一和,你们这些人是提前商量好了吧?”
曾公亮回答说:“因为这件事情本来就存在不合理,上奏的人居然是一直隐居的折太君,除了折太君,就连八贤王安排的谢上蔡都没有上报,一家之言难以取信于人。”
赵受益丢出一个奏折说:“现在还有一家之言了。”
曾公亮捡起奏折一看,是赵志冲的奏折。
“陛下生命。”
“哼,好一个陛下圣明,中书省拟旨,让李星群交出李太后,这件事情就这样算了,如果不愿意交出李太后,羁押大牢。”
王荆公上奏说:“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和李玉没有关系,难道真的要杀了这样一个人才吗?”
“人才,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