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行車鈴聲,人們討價還價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形成一片嘈雜。
姜麗雲看到這些,覺得挺親切的。
上輩子她也曾在這裡擺攤,賺個幾毛一塊。
那時候的她沒什麼見識,賣的東西非常普通,也就賺不到多少錢。
但這輩子不一樣。
姜麗雲著重關注那些賣早餐的店鋪或者攤位。
鎮上有國營的早餐店,這會兒人來人往很熱鬧,裡面賣麵條、包子、油條和饅頭。
八十年代允許做生意之後,還有人自己做了包子來早市賣,他們把包子放在泡沫箱裡,蓋上棉被,不停吆喝著:「包子,香噴噴的肉包子,一塊錢三個!」
整個早市看下來,姜麗雲沒看到賣煎餃的,就連賣餃子,或者賣生煎包的都沒有!
她心裡有數了。
不過她還有事情需要解決,比如買一口平底鍋。
鎮上買不到她想要的平底鍋。
第11章私房錢
姜麗雲把早市從頭逛到尾,又從尾逛到頭。
糧店這個時間還沒有開門,但肉鋪已經開了,國營肉鋪賣豬肉的男人態度很不好,姜麗雲站在一邊,看到他都不許客人挑揀,客人想要一小塊肉,他還會給切一大塊。
好在除了國營肉鋪,現在已經有私人賣豬肉了,那人的態度就很好,以至於被一大群人緊緊圍著。
姜麗雲在跟人聊天中,了解了麵粉、豬肉還有大豆油的價格,按照自己上輩子的經驗,算了一下做煎餃的成本。
她會想到做煎餃,是因為她會做。
她上輩子離婚後,就在學校門口賣粉絲湯、五香豆乾、油炸臭豆腐乾、蘿蔔絲餅。
這些是他們這裡自古就有的吃食,今天的早市上就有人賣。
賣這些掙不到大錢,只能掙個辛苦錢,她就琢磨著要賣點鮮的吃食。
正好那時候姜麗萍跟她說北方人過年都吃餃子,她又看到有人賣生煎包,就開始賣煎包和煎餃。
她的煎餃因為在鎮上是獨一份的,賣得非常好。
最初的時候,她每天一大早就起來擀餃子皮做餃子。
後來生意太好,自己做做不過來,那時候她還癱瘓了,就開始買機器做的餃子皮包餃子。
現在市場上沒有機器做的餃子皮賣,她做餃子要自己擀皮,但這樣的餃子,更受現在的客人的歡迎。
機器做的餃子皮太薄了,不容易吃飽,自己擀麵皮做的餃子更實在。
皮薄餡大的餃子不僅不管飽價格還高,二十年後的人喜歡,現在的人卻不會喜歡。
擺攤是需要本錢的,姜麗雲知道自己手上的那點錢肯定不夠,好在她可以跟人借一點。
姜瘸子手上,就有個一兩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