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和“厥阴俞”
穴,他急于救治心若,只想尽快将他拿住。心若感觉到危机神志一清,强压下沸腾的心血,连推出
三掌,“恒河入海”
、“云断秦岭”
、“无色无相”
,接着再也支撑不住,喷出一口鲜血后倒地。
他最后推出的这三掌大有讲究,“恒河入海”
却敌攻势,“云断秦岭”
断敌退路,“无色无相”
攻敌要害,实际上三招中前两招源自“韦陀掌”
,最后一招是“般若掌”
的招数,均是攻守兼备的招数,但真正的杀招在最后一招上。
青袍老者看着心若一气呵成拍出的精妙三掌,心中惊异于他的掌法造诣,连忙手指回撤,瞬间弹出两指,消去了前两掌汹涌的来势,还未曾弹出第三指,对方的手掌竟已来到胸前,他暗叹“这路掌法果然厉害”
,却毫不慌乱,还未等他发招破解,心若已经仰天跌倒。
火堆旁,青袍老人看着昏迷的心若暗叹道:“哎,没想到你小子这么会找麻烦,害得老夫两次为你大费功力,不行,呆会问问他愿不愿意拜我为师,不愿意的话,以后还是少见他为妙,我这把老骨头可再经不起折腾了”
,随即继续盘膝打坐。
一个时辰后,心若醒来后身体除了有些虚弱并无大碍,看着打坐的老者便明白了事情的缘由,感激道:“前辈,谢谢您救了我,小僧无以为报,只要您以后但凡有所差遣,晚辈必当尽力而为”
。老者应道:“那倒不必,你成这样也是因我而起,只是老夫想问问你,愿不愿意拜老夫为师?”
说罢盯在心若
脸上,颇有些希冀。
心若听他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脸上有些赧然,又听他问道愿不愿意拜师,赶忙回道:“不敢瞒前辈,小僧在少林寺已有授业恩师,恩师虽已不在,但他老人家的恩意不敢忘,因此小僧无福拜在前辈门下,不过即使不能做您弟子,但小僧会向尊敬师父一样尊敬您的”
。
老者听后,十分失望,叹道:“唉,罢了,看来冥冥中许有天意,你与我黄药师并无师徒缘分”
,随即不言。心若心中一震,暗道:“原来果真是他,难怪”
转念又想起了周伯通,叹道:“唉,也不知道大哥怎么样了”
。
两人久久无言,心若沉吟半天后道:“前辈,小僧一直有个疑惑,不知您能否见告?”
黄药师道:“喔,何事?”
。心若便将其为什么会在自己家里的疑问问了出来。
黄药师听后道出了原委:十一年前,他四处云游恰好路过此地,之前曾在许州从金国刺客手里救下了一个丐帮长老,没想到他们很快就追踪而来,而当时他正好在为五岁的心若疏经活血,为了不牵连他们,便将刺客引向了他处。他当时存有收徒之意,但心想以后再来收也不迟,便在打发了刺客后继续云游去了。当两年后再过来时,小心若已经逃亡外地了,他遍寻不着,只好沮丧而归。在第五年,又来了一趟,依然一无所获,此时他已不抱太大希望。这次路过
此地,不由得又来到了心若家,正在缅怀,就被心若撞见了,于是有了后来的那一幕。
你道为何黄药师眼巴巴要收心若为徒?说来,古人十分重视香火传承,而衣钵传承对于武人来讲就如普通人的香火传承般,不但徒择师,师亦择徒,目的便是希望能将本门武艺发扬广大,不愧对列代先人。然而名师难求,好弟子也不易得,因此武人们看到资质好的少年往往格外珍惜、倍加留意。
心若得知小时侯受到的天大恩惠后,连忙起身叩拜黄药师,黄药师含笑受了。此后终心若一生未曾忘记黄药师恩惠,众前辈中惟独对其更加尊敬三分。第二日,黄药师留下几粒“九花玉露丸”
后,便飘然而去,杳杳然如若清风,令心若感怀颇多,心若在拜祭完母亲和妹妹后也洒泪而去,他此去是要要去完成另外一桩心愿。
此时已进入北方的深冬,在寒风呼啸,雪花飘落的山间小道上,一个白色的身影从远处出现并清晰起来,原来是一个相貌清秀的少年,朗眉清目,鼻润面圆,虽然身体看起来有些瘦削,但在白雪苍茫的大地上自有一番擢立人世的英姿。
“驾,驾”
,两个蒙古兵骑着快马沿着官道急驰,大雪天里仍如此着急赶路,想必有紧急军情要报送。
“前面的人,滚开,不要挡在道上”
,说话间前面的蒙古兵骑着骏马已奔驰而至,举起马鞭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