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虽然给出了几套技术商业化模板,也能帮青岩,分析各种利弊。
但基于现实因素,他给出的“标准答案”
,也不一定是绝对可行的。
原因是青岩的认知上限,决定了他的上限。
换句话说,只要青岩给出的“数据”
足够多,足够准确,那么小智给出的答案,便越标准,越可行。
不过青岩因为阅历的原因,现在是无法给出非常准确信息的。
他对人类当下科技产业链的认知,并不充分,也对商业圈子里的诸多潜规则,并没有太多了解。
所以小智也就无法根据他给出的信息,得出绝对准确的答案。
而李远川不同,他的圈子虽然不是最顶级的,但这几年的耳濡目染,也肯定对大致的商业环境,有更深刻的认知。
所以青岩才会向他问,而不是自己搜集信息后,在小智哪里寻求答案。
或者说,这也算是给小智搜集信息的渠道。
有李远川这个现成的经历者,总比在网上去大肆搜集不知真假的信息,要靠谱很多。
而李远川在听到青岩这冷不丁的一句话后,也瞬间怔在了那里,脑海中不由自主的,开始浮想联翩起来。
他喉咙干涩,带着些许震惊,试探道:
“你不要告诉我,那种层次的论文成果,你不止一篇。”
青岩没有作答,而是给了唐瑶一个眼神。
啪——
唐瑶心领神会,径直将u盘,拍到了桌子上。
“不是不止,而是很多。”
青岩给出了让李远川,大感世界不真实的答案。
虽然问出那句话时,他心中早就有些浮想了。
但当真正听到这个回答后,他还是难掩震惊。
“这些科技成果,都是你在梦中听到的?”
他问道。
“不。”
青岩摇摇头,道:
“都是我出身社会后,奋图强,刻苦学习,殚心竭虑,自己研究出来的。”
“胡说八道!”
李远川无语道:“你觉得我信吗?”
“那不就成了。”